8月25日,南京埃斯顿自动化宣布,其参股的收购平台公司鼎派机电,计划以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59亿元)现金,全资收购德国焊接机器人百年家族企业CarlCloosSchweitechnikGmbH(下称Cloos)。埃斯顿称,此次收购已获得德国政府的外商投资批准,仍需向中国有关部门登记备案。
上述交易买方实体是NJASDHoldingGmbH,为埃斯顿与其控股股东南京派雷斯特共同投资的鼎派机电旗下子公司鼎之炬于德国注册特殊目的公司(下称德国SPV)。为了实施收购,埃斯顿和派雷斯特将共同对鼎派机电增加投资人民币5.51亿元。
本次收购完成后,CarlCloosSchweitechnik的管理层、员工以及海外分公司也将保留,并由西格哈德·托马斯继续担任CEO,海格尔总部将继续作为Cloos集团的总部办公室和总部。
Cloos由德国工程师CarlCloos于年创立,凭借生产用于工业气焊的乙炔发生器和焊枪起家,至年已有百年历史。年,公司迁至现在的总部所在地德国西部黑森州海格尔市(Haiger)。
二战后,CarlCloos的三个儿子进入公司,其中Walter和Helmut负责销售部门,Erwin则作为工程师,对焊接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使得Cloos在战后仍然保持盈利。年,Erwin研发推出了首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成为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焊丝自动送丝的首例。
而在战后时期,这个家族也迎来了第三代,Erwin的儿子Carl-Eberhard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接触焊接技术,之后子承父业进入Cloos。
年,开始自主研发并生产工业机器人,至今积累了近40年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公司在90年代初期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于年成立北京分公司。
CloosCEO西格哈德·托马斯在总结年公司业绩时曾表示,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业务增长市场之一,将成为Cloos明年订单收入的重要来源。
据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该报告预计,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7.3亿美元,年则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8月21日,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曾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年到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7万多台套增加到14万多台套,年均增长超过40%。这一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目前,焊接为工业机器人单一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埃斯顿公告称,Cloos在技术难度最大的中厚板(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航空航天、桥梁建造等)焊接自动化领域,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埃斯顿称,其旨在通过收购,获取Cloos的品牌、全部关键技术、以及Cloos的原有客户与销售渠道,推动埃斯顿自有机器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目前,Cloos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销售和服务分支机构。
此外,埃斯顿还希望利用其焊接及焊接机器人技术,发展标准化机器人焊接工作站业务,并进军机器人激光焊接、激光3D打印市场。
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件,为了形成“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智能系统工程”全产业链,埃斯顿也曾多次收购海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年,公司先后收购英国运动控制器制造商Trio%股权、NASA合作商美国伺服驱动器制造商Barrett30%股权,以及德国自动化公司M.A.i.50.01%股权。
埃斯顿自动化成立于年,为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和服务商企业,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文/金书沁责编/谢雯雯)
财新世界说“中企全球动态”项目,报道中国最优秀的0家大型和新创企业出海动向,包括投资、并购、项目进展、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政策变化等。团队由驻北京、意大利、德国、法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地的编辑和记者组成。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如需转载请私信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了解全球局势,世界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