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活动预告相约926,听大咖聊聊精准
TUhjnbcbe - 2024/6/4 17:53:00
                            

随着越来越多的肿瘤相关基因被发现,在临床需求的日益增长下,分子病理学作为跨界融合的一项新型检测技术,俨然成为近十年来病理学界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发展领域之一。它的发展使得病理学由此踏上了肿瘤靶向治疗、个体化医疗及精准医疗的快速轨道,并逐渐成为精准医疗的支柱,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伴随诊断、治疗指导、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子病理相关新技术和新进展喷涌而出,跨界、多学科融合的趋势越发明显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仍比较欠缺,相关技术的应用推进和资源融合亟需组建一个跨界合作的大平台,通过汇聚不同领域的专业资源,引领、规范、推进中国分子病理行业发展。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病理分会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医院病理科学科带头人张庆玲教授的牵头发起下得以获批成立。通过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分子病理交流、合作和共享平台,分会将充分发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平台优势,汇聚分子病理研发、诊断和临床等多领域专业资源,重点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标准制订、质量控制、会诊合作平台等工作,开启分子病理发展新篇章。

为进一步普及分子病理基础、介绍分子病理领域应用进展和最新动态、加强行业内合作、推动分子病理检测项目的开展,分子病理分会筹备组将在9月26日(本周六)9:00-11:40,通过知网线上平台举办“分子病理基础和应用系列讲座第一期活动暨分子病理分会筹备启动仪式”。届时,来自国内外知名分子病理专家,将紧紧围绕“分子病理基础和应用”,共同探讨分子病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为广大同道奉上一场份量十足的学术盛宴,敬请期待!

主题一:分子病理分会发展目标及愿景——张庆玲教授

张庆玲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病理分会牵头发起人

医院病理科学科带头人

医学博士、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M.D.AndersonCancerCenter)访问学者;国家、广东省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评审专家;山东省、河北省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淋巴瘤学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病理学分会原发不明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医学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协会肿瘤急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题二:分子病理基础和规范化—陆国辉教授

陆国辉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妇科肿瘤分会、遗传病分会顾问

美国临床细胞遗传学诊断执照(ABMG);原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首位ABMG认证临床细胞遗传诊断主任;美国美国医学遗传学院专家委员(FACMG);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委员;美国南卡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等兼职/客座教授;中国产前遗传病诊断/遗传咨询领域开拓者之一。先后参与6本医学遗传专著的编写,主编:《产前遗传病诊断》(年出版,年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临床遗传咨询》(年出版);《常见妇婴九病——从预防到医学基因组医学》(年出版)。编写专著31章,发表在世界知名SCI杂志论文60余篇。

主题三:临床二代测序流程和解读—郑刚教授

郑刚

医院临床基因组学实验室co-director

梅奥医学院副教授,临床实验室标准(CLSI)的专家顾问,国际实验室血液学协会分子委员会vicechair。北京医科大学医学本科,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住院医和血液及分子病理培训,-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任教。曾获TheWomensBoardgrant,ClinicalPathologyTeachingAward,AchievementinQualityImprovement,globalhealthfacultypilotgrant,YoungInvestigatorsAward,JohnC.EgglestonAwardinSurgicalPathology等多个奖项。SCI收录论文50篇,包括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leukemia,clinicalcancerresearch,modernpathology,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等。

专题四:基于分子检测的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邵建勇教授

邵建勇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

华南肿瘤基因诊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院科学顾问,国家卫计委病理质控中心分子病理质控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临床分子诊断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分子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会分子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分子诊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专家委员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分子诊断及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副组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副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国家卫计委肺癌质控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肿瘤精准治疗分子靶点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专家组成员。

专题五:DNA甲基化检测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苏敏教授

苏敏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国家重点学科病理教研室负责人

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机构负责人

病理学教授,主任法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中国病理医师协会常委、卫健委尘肺病防治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国际合作平台食管癌分子遗传国家合作平台负责人。曾留学日本京都俯立医科大,并赴英国剑桥大学Hutchison/MRCResearchCentre访问学习合作研究。曾任西安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教育部基础医学教指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管癌遗传易感性与早期分子病理标记研究。先后主持九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编中英文病理学教材6部。国家强制性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25-)项目与出版配套诊断图谱负责人;新冠肺炎病理尸检操作指南专家共识起草牵头人。主讲的病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广东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广东省首届特支名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专题六:小儿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刘大伟教授

刘大伟

医院病理科博士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委员

从事外科病理学诊断工作,教学工作及科研工作。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软组织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分子病理等方面的病理诊断。参与院内神经外科、头颈、泌尿、妇科等MDT讨论并作为团队固定成员。共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12篇,多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研基金等科研项目,参编专著4部。

更多详情请登录学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活动预告相约926,听大咖聊聊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