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小编为啥又写这种老调常谈的科普
因为车轱辘话说来说去
却总有人不听劝
在浙江大医院
庆春、之江、总部一期三大院区门诊
从春到夏,每天至少几十位
因为吃鱼被卡的患者
轻则浪费金钱
重则险些送命
耳鼻喉科专家一定一定要求我们再强调一下
什么喝醋,吞米饭,吃馒头,咽口水……
这些“自杀式”去刺方法
统统不!可!取!
如何躲避鱼刺?
专家友情支招!
一根鱼刺,撂倒东北壮汉
吉林人葛大爷(化名),今年64岁,退休的他和老伴来杭州帮女儿带外孙,变成了老年“杭漂”族,日常生活就是围着小区、菜场、超市和幼儿园打转。5月底,葛大爷的一群老哥们来杭州旅游,可把他乐坏了。他和老伴烧了满满一桌菜,特地喊这些朋友来家里吃中饭。
推杯换盏、不亦乐乎,酒过三巡,喝“嗨”了的葛大爷夹起海鲈鱼头,就着粉条“呼哧哧”吃了下去,一不留神,一根长长的鱼刺来不及吐就咽了下去,喉咙当时就卡得生疼。爱面子的葛大爷当时并未吭声,紧接着到厨房冰箱找了凉馒头,吞了几口后,疼痛没能减轻,胸口也疼起来。
下午,硬撑着送走了客人,脸色通红、满头大汗的葛大爷这才紧急给女儿打电话。女儿带着葛大爷赶紧到浙大一院挂急诊,急诊科医生了解葛大爷的病情后,立刻通知耳鼻喉科医生前来会诊。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志利先用压舌板压住葛大爷的舌头,仔细检查他的双侧扁桃体。没能发现鱼刺的他,又用喉镜仔细检查葛大爷的会厌谷、咽侧壁及梨状窝,还是难觅鱼刺踪影。
“这鱼刺卡得真深,得做个CT!”张志利医生告诉葛大爷,要尽快把刺找到并取出来,不然鱼刺可能随处“游荡”,要是扎进大血管、大动脉、重要脏器,后果不堪设想!
差一点,就刺破心脏大血管
CT结果出来,在场医生倒吸一口凉气,这鱼刺可是个“大块头”——长7厘米、宽4厘米以上,已经进入食管的中下部,消化内科医生尝试用胃镜进入葛大爷的食管取出这个“大家伙”,无奈鱼刺的尖端已经戳穿食管,刺入气管分叉处,朝向左心房方向。反复尝试了几次后,担心刺破心脏大血管,专家最终放弃了尝试。耳鼻喉科张志利副主任医师最终为葛大爷做了“经食道镜食道异物取出术”,食道镜从咽部左梨状窝进入,用专用的异物钳夹住鱼刺推向食管深处并旋转方向,调整角度,再调整角度!使食管穿孔外异物尖锐部分退出来转入食管腔内,在专家一双巧手下,终于顺利取出了这个“大麻烦”,术后,葛大爷恢复良好,没过几天就顺利出院。张志利副主任医师取过大大小小余根凶险鱼刺,他特别强调,鱼刺卡喉后用吞饭团、吞馒头等方式盲目处理,很有可能导致鱼刺刺穿食道乃至主动脉引发极端凶险的情况。如果非要吃鱼,这些无刺鱼少刺鱼强烈“安利”
很多患者取完刺后
都曾望鱼犯怵或是发誓以后再也不吃鱼然而,清蒸,香煎,葱油,红烧,剁椒,糖醋,烧烤的鱼鱼放在眼前当初的誓言早已烟消云散喜欢吃牛羊肉、不喜欢吃鱼的小编最讨厌听人说“你用舌头把刺从鱼肉里搞出来么!”信你?搞得出来?才怪!为此,强烈安利这样吃鱼避刺一、吃没有特别多刺的鱼
如海鱼中的鲳鱼、巴沙鱼、三文鱼、龙利鱼、带鱼、鲅鱼、大*鱼、鳕鱼、石斑鱼、多宝鱼、鳗鱼等;淡水鱼品种中鲈鱼、鲶鱼、罗非鱼、鮰鱼、鳜鱼等肌间刺少;不擅吃鱼的,尽量少选择鲤鱼、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刺多的鲤科鱼类。
尤其要注意,吃鱼时不同时再吃其他东西,不要狼吞虎咽。
二、选择适当烹饪方式
刺少的鱼适合红烧、清蒸、水煮鱼及酸菜鱼,美味又营养。
小刺较多的鱼则更适合油炸,煎烤,也适合煲汤,做成鱼泥或鱼圆。
再不行,就只吃鱼肚子。
三、借助外力
每当想吃鱼时,下馆子“打牙祭”,求助饭店大师傅“稳准狠”的刀工,剔除鱼刺,有钱任性,无刺吃鱼!
或者是找个会吃鱼的另一半,每次吃之间,让TA挑完刺,认认真真、结结实实摆好,喂你!爱吃鱼的单身狗,请在本文末尾冒个泡,一大群想吃不会吃的俊男靓妞等着你呦~吃鱼的同时,顺便解决单身问题!
文末小编不得不再次强调
吃鱼一时爽、卡刺火葬场
吃任何东西尤其是鱼类时
务必细嚼慢咽
毕竟,少卡一次刺
那花费、那功夫、那情志
至少够吃好几大箱鱼!
浙大一院耳鼻喉科专家门诊安排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欢迎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