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内
TUhjnbcbe - 2021/7/17 7:01: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干预。近年来,GERD的内镜治疗发展较快,如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TIF)、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等手术方式不断涌现与更新,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针对GERD的内镜治疗尚无行业规范,临床医师在选择内镜治疗时面临不少困惑:哪些患者合适接受内镜治疗,内镜治疗前应评估哪些内容,现有抗反流内镜治疗术式如何选择,内镜治疗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内镜治疗后如何进行随访?

临床问题1:GERD症状有何特征?

声明1:GERD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和反流,部分患者可存在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推荐级别:(A+)84%,(A)16%;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2: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能用于诊断GERD吗?

声明2:PPI试验简便易行,可作为GERD的试验性诊断手段。[推荐级别:(A+)56%,(A)44%;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3:GERD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

声明3:食管反流监测为GERD诊断的金标准。[推荐级别:(A+)76%,(A)20%,(A-)4%;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4:GERD的内镜表现包括哪些?

声明4:白光内镜检查为GERD患者的基本检查手段,内镜表现可分为:NERD、糜烂性食管炎及巴雷特食管(BE)。[推荐级别:(A+)56%,(A)40%,(A-)4%;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5:拟行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前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声明5:拟行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前应完善既往PPI疗效评估、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测压和反流监测。[推荐级别:(A+)68%,(A)32%;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6:术前不同评估手段对确定内镜治疗方案有何意义?

声明6:术前内镜检查可确定适应证,排除其他不宜行内镜治疗的患者。[推荐级别:(A+)56%,(A)40%,(A-)4%;证据等级:高质量]

声明7:食管测压可以评估食管动力状态,排除其他动力障碍性疾病。[推荐级别:(A+)76%,(A)24%;证据等级:高质量]

声明8:反流监测可以发现病理性酸反流的存在。[推荐级别:(A+)68%,(A)28%,(A-)4%;证据等级:高质量]

声明9:内镜手术适合于PPI有效者,PPI无效者考虑内镜手术需谨慎。[推荐级别:(A+)32%,(A)48%,(A-)20%;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临床问题7:射频治疗适用于哪些患者?

声明10:射频治疗适用于诊断明确的GERD,需要除外长度>2cm的食管裂孔疝及重度食管炎等合并症。[推荐级别:(A+)56%,(A)44%;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8:射频治疗的疗效如何?

声明11:射频治疗可改善反流症状、减少反流并减少抑酸药用量。[推荐级别:(A+)60%,(A)36%,(A-)4%;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9:射频治疗的安全性如何?

声明12:射频治疗GERD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推荐级别:(A+)64%,(A)36%;证据等级:高质量]

临床问题10:其他内镜治疗方式的现状如何?

声明13: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好。[推荐级别:(A+)24%,(A)64%,(A-)12%;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声明14:PECC和ARMS尚处于探索阶段。[推荐级别:(A+)35%,(A)56%,(A-)9%;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临床问题11:GERD内镜治疗后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声明15:内镜治疗后仍需短期使用抑酸药物。[推荐级别:(A+)60%,(A)36%,(A-)4%;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临床问题12:内镜治疗后如何随访和处理?

声明16:术后随访内容包括症状、生活质量、抑酸药物用量、内镜检查、反流监测。[推荐级别:(A+)44%,(A)52%,(D)4%;证据等级:高质量]

声明17:术后症状复发,应再次评估,寻找原因,视情况选择处理措施。[推荐级别:(A+)72%,(A)28%;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3.1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