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红星科普食管粘膜怕热,不可经常给它
TUhjnbcbe - 2021/7/30 23:20:00

近日,消化内科收治了一位这样的老年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突发胸骨后胀痛伴大量呕血,患者有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病史,初步考虑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患者心电图、心梗三项、胸部CT等相关检查均正常,那么问题来了,剧烈的胸痛症状如此解释呢?随后该患者完善了急诊电子胃镜,胃镜的结果给出了答案,患者全食管可见巨大的黏膜下血肿,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再次详细的询问患者,原来这位阿姨有长年吃过热食物的习惯,热茶、热咖啡、热豆腐,可谓是“无烫不欢”。

生活中,有很多喜食过热、过硬、过于辛辣刺激的人,而我们的口腔、食管黏膜其实都非常的娇嫩,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如果短期接触温度在75℃以上的食物后,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的情况,但好在口腔及食管的血液循环丰富,黏膜收到轻微损伤后,自行脱落、增生、修复,所以部分人会有轻微吞咽疼痛或咽部异物感,几天后症状消失就未在意。但长期接触过热食物,情况可就不那么乐观了!口腔、食管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对热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就出现了部分人吃了烫食后没什么感觉,如此陷入一个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要吃烫食的恶性循环中,再加上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往往受了伤自己也没有察觉到,于是我们的大脑便错误的接收到如此讯息:我们不怕热,让高温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这样的高温工作环境中,我们的黏膜无疑天天都在“蒸桑拿”,接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首当其冲的是我们的口腔和牙龈,食物太烫,口腔黏膜、牙龈黏膜会被烫伤,出现口腔溃疡、牙龈溃疡,还会引起牙本质过敏,引发过敏性牙痛。由于大部分进食过热食物的人都伴随有进食过快的习惯,烫食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下一个被烫伤的目标就是娇嫩的食管黏膜,长此以往,会逐渐引发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血肿、食管黏膜剥脱甚至是食管癌。我们的食管黏膜在这样一次次的伤害中,不停的脱落-增生-修复,增生的细胞中会渐渐产生出一些坏分子,也就是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形细胞”,从而引发食管癌。此外,过烫的食物会破坏消化道中的各种酶,或者降低酶的催化能力,而当酶受到破坏或减弱时,直接影响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食欲,久而久之,会发生营养不良现象。

因此,过烫的食物不宜多吃,有些人认为烫食能杀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杀菌可以把食物做熟了,等食物放到比较适宜的温度再去吃。此外,人们在吃烫食的时候速度会很快,咀嚼不充分,从而导致消化液分泌混合得不充分,这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久了,容易得胃肠疾病。所以,喜欢吃烫食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改掉这一不良习惯。

文字丨消化内科郑艳艳

排版丨庞孝婷

审核丨杨*英屈佩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星科普食管粘膜怕热,不可经常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