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杜娟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常常会引起消化道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尤其以食道时有烧灼感、泛酸、吞咽时疼痛等症状使人焦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了,让人紧张、害怕。那么,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呢?会癌变吗?怎么治疗?生活中应怎么注意呢?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近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在我国患病率在5%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发病率逐渐升高。
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及(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实际上包含多种症状,包括胃灼热、反酸、胸痛、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等和(或)并发症,包括食管黏膜糜烂、出血、狭窄、龋齿、口腔和咽喉溃疡、哮喘等。其本质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虽然GERD临床症状多样,但胃灼热和反流是GERD的典型及核心症状。
根据内镜和病理结果可将GERD分为3类:糜烂性食管炎或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Barrett食管。
胃镜检查通常作为诊断GERD的一线检查手段,可以客观地反映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用于GERD并发症如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同时可排除各种消化道恶性病变。对于初发症状超过40岁、来自食管癌高发区而有食管相关症状者,首选内镜检查。
会癌变吗?Barrett食管是食管黏膜与胃黏膜交界处上移,鳞状上皮被胃柱状上皮所替代。但因为只有存在肠上皮化生,演变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才高,只有病理证实的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上移,诊断Barrett食管才有意义,这样可以避免过度诊断,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Barrett食管的诊断需经病理证实,肠上皮化生是Barrett食管癌变的危险因素。病理诊断需说明有无伴肠上皮化生、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及其程度。Barrett食管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
怎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目标主要集中在减少胃酸反流上。总体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愈合食管炎、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
GERD的治疗包括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由于糜烂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结局不同,治疗的策略也有不同。糜烂性食管炎除患者有不适症状外,黏膜糜烂或溃疡还可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愈合食管炎并维持不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而非糜烂性反流病则只有胃灼热等症状而没有黏膜破损,治疗的目标是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通过适当的措施把症状控制在一个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糜烂性食管炎的抑酸治疗
1、初始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能力强,是GERD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目前国内共有5种PPI(奥美拉唑、米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可供选用。PPI推荐采用标准剂量,疗程8周。
2、维持治疗目的是维持症状缓解及预防食管炎发生。GERD是一种慢性疾病,故经初始治疗后,为控制症状及预防并发症,通常需要采取维持治疗,对于严重的食管炎主张长期的维持治疗,每天服用PPI。
(二)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治疗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维持治疗可采取按需治疗的方法。按需治疗的药物可选择质子泵抑制剂或抗酸药。在症状轻微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中,采取抗酸剂进行按需治疗,其疗效不劣于质子泵抑制剂,但其价格便宜。
生活中应怎么注意呢?戒除可以诱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生活不良习惯适用于所有GERD患者,包括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吃东西,避免高脂食物,戒烟酒。对于夜间反流症状严重的患者尝试适当抬高床头。改变生活方式可能对减轻部分患者的症状有帮助。肥胖是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减低腹内压,减轻GERD患者的反流症状。
赵永强山西省名中医,长治市首届名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会长,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医院中医药专家,师承山西省名老中医姜佐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杂病。这是赵永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