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利弊争议不断,咖啡到底该怎么喝中国新闻 [复制链接]

1#

文/牛荷

图/图虫创意

用一杯咖啡开启一天的工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速溶咖啡、咖啡液、冻干咖啡、冷萃咖啡……市面上咖啡的产品种类繁多,人们挑得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灵魂一问,喝咖啡真的好吗?喝多少咖啡才算合适?

事实上,对任何一种入口的食品,人们都喜欢去探讨它的健康功效,咖啡自然也不例外。有人认为咖啡提神醒脑、有益健康,有人则认为喝多了会让人脑子变笨,还有人认为对心脏不好,喝多了容易猝死……关于喝咖啡对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有各种各样的讨论,结果也各不相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任何食物的摄入都要有合理的量,咖啡自然也是如此。“按目前研究证据,每天喝1-2杯咖啡并未发现对身体有危害,每天喝超过6杯咖啡有害,不等于喝1-2杯也同样有害。”

她提醒,并非人人都适合喝咖啡。比如胃肠功能不好、胃食管反流、容易心慌的人群喝了咖啡之后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一名食品专业人士则指出,“讨论食品中成分的营养功能或健康风险,应结合该成分的摄入剂量和吸收情况才有意义。”

利弊争议未曾断过

作为一种全球流行的饮料,除了味蕾享受和提神醒脑,咖啡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自然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医学界一直以来都对此问题存在争议,且有利有弊,结果也不尽相同。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多篇中外研究发现,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指出,适量饮用咖啡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例如降低个体患帕金森疾病风险、患胆结石风险降低、预防糖尿病等。

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咖啡中的一种特殊化合物或能与咖啡因一起协作,有助于抵御帕金森疾病和路易体痴呆症的发生,这两种化合物或能联合作用,作为一种减缓大脑神经变性的新疗法。研究者指出,喝咖啡能够降低个体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虽然传统认为咖啡因是咖啡的特殊保护剂,而实际上咖啡豆中含有上千种鲜为人知的化合物。

年,一项刊登在《医院杂志》(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喝咖啡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胆结石的发生。文章指出,通过对名个体进行研究,相比不喝咖啡的参与者而言,每天喝咖啡的参与者患有症状胆结石的风险会降低23%。

此外,研究者还表示,每天多喝一杯咖啡就能够降低参与者3%患胆结石的风险,而且携带与增加咖啡摄入量相关的特定基因突变的个体患胆结石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然而,与之相对的,也有多项研究指出,喝咖啡可能与某些风险挂钩。

年,在《内分泌学杂志》(JournalofEndocri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武汉大学的王辉(音)教授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低剂量(相当于2-3杯咖啡)和高剂量(相当于6-9杯咖啡)咖啡因对怀孕大鼠肝功能和后代激素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怀孕期间摄入过多咖啡因可能会损害胎儿的肝脏发育,增加成年后患肝病的风险。参与该研究的一名成员认为,产前咖啡因对婴儿没有好处,尽管这些发现还需要在人群中得到证实,但他建议女性在怀孕期间避免摄入咖啡因。

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将利弊之争再次推向一个小高潮。

8月5日,科技部网站曾刊发文章称,有研究表明,喝太多咖啡可能会对大脑健康造成伤害,会减少大脑容量并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不过,这篇文章一经发出,便在网上引发热议,目前该篇文章已被删除。

这篇文章来自今年6月份南澳大利亚大学KittyPham等人在《营养神经科学杂志》(NutritionalNeuroscience)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名英国生物银行(Biobank)参与者(37-73岁)的习惯性咖啡消费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其中包括名具有MRI(核磁共振成像)信息的参与者。

该研究发现,与每天喝1-2杯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6杯以上咖啡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53%。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含咖啡因的咖啡对警觉性和认知能力的直接影响似乎是有益的,但从他们的这项研究看,高咖啡摄入与脑容量较小和痴呆几率增加有关。

不过,这项观察性研究仅局限于英国白人群体中,而且对于一杯咖啡的量并没有标准化的界定。

范志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天喝6杯以上咖啡的人群在我国居民中非常少见。这项研究是在西方人群体中进行的,相关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中国人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中国人对于咖啡的依赖程度要低于西方人,而且喝咖啡时通常要加入糖和奶精。喝几大杯咖啡意味着要喝进去更多的糖和饱和脂肪,这对健康不太可能有好处。

在范志红看来,如果为了提神每天必须喝超过6杯的咖啡,说明这个人本身已经非常疲倦了,“也有可能这个人本身缺乏睡眠,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能增加认知退化的风险”。

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