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志馆在这里读懂深圳 [复制链接]

1#

方志馆:在这里读懂深圳


一个方志馆对重视根脉传承的深圳来说不可或缺。事实上,这样一个方志馆对重视根脉传承的深圳来说不可或缺。修撰方志是我国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据专家统计,深圳历史上曾经有过逾10种地方志,至今还保存着两部完整的清代县志。


一个方志馆对重视根脉传承的深圳来说不可或缺。通过方志,我们会发现一个更真实也更生动的深圳


已筹备六年的深圳市方志馆将于明年上半年开馆,它将成为国内各城市中建筑面积最大、硬件设施最先进的方志馆,目前,该馆已发出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文物史料。


事实上,这样一个方志馆对重视根脉传承的深圳来说不可或缺。很多人对深圳的了解,往往是从1979年设市开始的,在此之前的历史,在很多深圳人那里是一种空白。其实,深圳虽然是一座新城,但它的前身宝安县却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331年,宝安就建县了。咸头岭第四次考古发现,更是将深圳历史推至遥远的7000年前。都说深圳是著名的移民之城,然而,深圳的移民史,从秦始皇征讨百越时就已开始。


修撰方志是我国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据专家统计,深圳历史上曾经有过逾10种地方志,至今还保存着两部完整的清代县志。正是这些地方志,成为保存深圳经济、*治、*事和文化史料最集中的文献,让深圳的历史容颜有了丰富的肌理。通过方志,我们会发现一个更真实也更生动的深圳。


深圳此次公开征集的文物史料包括考古出土文物、海防、海外交往史、渔农手工业和商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族谱以及反映深圳改革开放重大历史事件的实物、打工者的家书日记等——作为古代广东地区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汇地,深圳有许多民俗传统已不大为人所知;对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留下来的也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史料征集活动当中来,也许,一张当年的边防证、一封初来深圳时写下的家书,都将成为人们读懂深圳的一个细节。


是的,在这里,读懂深圳。无论是古代深圳、近代深圳,还是民俗文化里的深圳,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圳,历史的指纹与气息都值得我们用心收藏。据悉,方志馆未来将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显然,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城市的一个精神地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