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癌症发现就是晚期为什么癌症偏偏盯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面对癌症,大家往往都是谈癌色变。这一恐惧的来源并不是空穴来风,近40年来,中国的癌症负担也大幅增加。据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在《柳叶刀-肿瘤学》上发文称:

过去40年,中国人群死于癌症的占比,从~年的10.1%增加到年的24.2%,癌症负担日益加重。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癌症真的是一发现就晚期?癌症到底该怎么预防呢?

这篇癌症科普文章,建议每个人看三遍……

哪些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胰腺癌

胰腺癌,常被称为癌中之王,生存率较低,早期的胰腺癌,大多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在确诊的时候已是中晚期,很难治愈。

肺癌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它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症状常较轻微,甚至可能没有任何不适。

肝癌

早期肝癌的症状一般没有明显特征,中晚期会伴随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

为什么有些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癌症本身的隐藏性较高

大多数癌症的潜伏期较长,无论是从癌基因突变还是从持续感染致癌病毒,到最终形成癌症,都很漫长。

在此过程中,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不易察觉,一旦出现了可感知的临床症状,往往发生了转移,已是癌症晚期。

患者过于疏忽

部分癌症早期会有不特异的症状,如乏力、咳嗽、轻微胸痛或腹痛等,但很多患者常常疏于诊治,或者对体检的异常指标,并没有进一步明确病因,延误了治疗时机。

当发生严重症状时再去就诊,确诊的癌症已到晚期。

没有定期健康体检

很多人自觉身体好,拒绝定期健康体检,殊不知健康体检可及时发现部分癌症。

也有人年年体检,还是发现不了癌症,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体检的项目不对!

由于大部分的早期癌症,均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只能够通过检查来发现。但是,很多人参加的体检,都是由单位统一安排的,这些体检项目并不是专门针对癌症的防癌体检,而是比较粗糙的健康体检。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过胸部CT才能够发现,而绝大多数体检,做的都是胸片检查,胸片是不可能发现早期肺癌的。大肠癌只能够通过肠镜检查来发现,而查大便常规,肿瘤指标CEA均有可能漏诊。食管癌和胃癌,只能够做胃镜才能够早期发现,做B超或者抽血检查是很难发现的。

此前据媒体报道,李咏罹患的是喉癌,早期喉癌表现为咽喉异物感,咽喉瘙痒,吞咽不适。作为一名天天录节目的主持人,出现咽喉不适的症状太正常了,很可能以为是慢性咽喉炎,可能就麻痹大意了。而且,喉癌必须做喉镜才能确诊,常规的体检项目里面,不可能有喉镜这项检查,这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漏诊。等到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明显的症状,那就是癌症的中晚期了。

第二,没有资质的体检机构漏诊、误诊!

确实有一些所谓的体检机构,体检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甚至有体检机构雇佣没有任何资质的人员来给人做体检,结果可想而知了。

第三,体检发现了蛛丝马迹,但未重视!

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我碰到过一个患者,体检的时候大便潜血检查阳性。体检报告建议专科就诊,完善肠镜检查。但是,患者和家属都不当回事,自认为是痔疮出血。没有及时的干预,导致肿瘤不断的生长,等到出现了肠梗阻或者肠穿孔,医院看病,这时候已经晚了,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如果体检发现了异常,医院的看病,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

普通体检能检查出癌症吗?

答案来了:普通体检≠防癌体检。

普通的常规体检,大多针对的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而不包含癌症筛查。

所以,常规体检并不能完全检查出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变。

而防癌体检是由肿瘤专科医师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针对癌症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全面肿瘤筛查,其更有针对性,可发现常规体检检查不到的肿瘤特征。

因此,想要筛查肿瘤,还是要做防癌体检。

不同年龄段需要做哪些癌症筛查?

一般认为40岁是筛查癌症的一个关键时期。

除了常规检查,不同年龄段的针对筛查项目也有所区别。

21~65岁女性:进行宫颈涂片和HPV检测,筛查宫颈癌。

40岁以后的女性:进行乳腺癌的筛查。

男性和女性从50岁开始:进行大便隐血或肠镜检查,筛查结肠癌。

55岁到80岁的人群:如果有重度吸烟史,现在仍吸烟或在过去15年内戒烟者,应检查胸部CT筛查肺癌。

这些癌症有明确的筛查方法

在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推荐遵循USPSTF制定的指南进行筛查。

什么是USPSTF?即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

以下4种癌症,CDC和USPSTF有明确的筛查指南。

1

乳腺癌

(1)适用人群

50岁到74岁的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2年做一次乳房X线造影检查。

40岁到49岁的女性建议跟医生共同讨论,考虑病人的家族史、个人风险、权衡利弊后一起做决定。

(2)筛查手段

X线钼靶造影(mammography):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X线造影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

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一般跟X线造影一起使用。因为有些时候MRI会有一些假阳性,所以只适用于高风险的人群。

2

宫颈癌

(1)适用人群

21岁到65岁的女性。

(2)筛查手段

宫颈涂片(Papsmear)和HPV检测。这2项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

3

肺癌

(1)适用人群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重度吸烟史(有具体标准)

现在仍在吸烟或者是在过去15年内戒烟

55岁到80岁之间

(2)筛查手段

低剂量螺旋CT

(3)肺癌的筛查有更为严格的控制,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筛查可能会有假阳性,也就是说一个本身并没有癌症的人被诊断为患有癌症

有可能引起过度诊断进而导致过度治疗

重复多次的低剂量CT有可能导致健康人患癌

(4)说一百遍

最好的降低肺癌风险的方法不是筛查,而是戒烟并且避免二手烟。肺癌筛查绝对不能代替戒烟。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美国肺癌死亡率的下降,跟60年代开始的控烟运动、公开场合全面禁烟、提高烟草税等努力密切相关。

如果你不在乎自己,那是否能够做到不给你的孩子制造二手烟?

4

结直肠癌

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是从癌前病变经历十几年发展而来的。筛查主要是发现并去除这些癌前病变,进而阻断可能的癌症。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也很好。

(1)适用人群

常规的筛查从50岁开始,不分男女。筛查对预防结肠癌至关重要。推荐所有50岁到75岁的人群接受筛查。76到85岁,需要跟自己的医生商量共同进行。

以下人群建议在50岁之前就开始筛查:

自己或者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者是结肠癌

患有炎性肠道疾病,比如说溃疡性肠炎或者克罗氏肠炎

患有APC或者HNPCC综合症

(2)筛查手段

多种筛查方法并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肠镜,至少每10年做一次。

如何预防癌症?

注意远离电离和紫外线辐射

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远离电离和紫外线辐射。

养成合理的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控制红肉类食物的摄入,选择粗加工的谷物,同时增加对新鲜果蔬和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适当的保持运动

成年人尽量减少久坐的时间,运动时间建议每周分左右。

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每日7~9个小时的睡眠,推荐晚上10点至次日早晨6点。

同时,注意控制饮酒和戒烟。

保持良好心态

生活中要学会积极平和地处理事情,凡事不要过度焦虑。

定期体检

每年安排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

科普中国、浙江在线健康网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