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近珍稀濒危植物植物黄金南方红豆 [复制链接]

1#

在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红豆杉属所有植物均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其中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为该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种,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广大地区,是集药用、材用、观赏价值于一身的珍稀树种,被人们称为“植物黄金”。

生物学特性

南方红豆杉又称美丽红豆杉,属裸子植物,为常绿乔木。树干通直,树皮呈灰褐色或红褐色,常纵裂或剥落;叶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微弯,近镰形,深绿色,背面中脉隆起,腹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灰绿色或黄绿色气孔带;雌雄异株,球花小而单性,常生于叶腋;种子坚果状,生于杯状肉质假种皮内。

南方红豆杉雌球花

南方红豆杉雄球花

种子成熟时,肉质假种皮膨大变红,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常吸引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取食。花期3-5月,果期9-10月,种子12月成熟。

白头鹎正在采食南方红豆杉种子药用价值民间和传统中医药对红豆杉属植物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称之为“紫杉”。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可用于治疗霍乱、伤寒等症。《本草推陈》中也记载有“紫杉可入药,利尿、痛经、治肾病,用皮易呕吐,木部及叶不吐”。对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开展系统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年,那年Lucas从欧洲红豆杉(Taxusbaccata)叶中提取得到一种粉末状碱性成分Taxine,但此后的近百年对红豆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直到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Wani)和沃尔(MonreE.Wall)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的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得到了一些醇类粗提物,在筛选试验中,发现该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活性有很高的抑制作用,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分。由于该活性成分在植物中含量极低,历经8年之久,即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T.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紫杉醇结构式(图源:网络)年,爱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Schiff等发现,与长春碱、秋水仙碱等其他抗癌药物不同,紫杉醇抗癌机理在于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胞中微管的正常生理解聚,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在G2期及M期,阻止癌细胞的快速增殖,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癌作用。研究还发现,紫杉醇不仅抗癌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是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尤其针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效果明显,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等也都有一定疗效。紫杉醇主要从红豆杉属的根、皮、茎、叶中提取,在植株中含量极少,提取1kg的紫杉醇约要kg红豆杉枝叶,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稍高,约为0.05%,但产量依然极低。自年1月紫杉醇制剂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以来,其世界需求量不断增加。尽管价格十分昂贵,最高时,紫杉醇卖到了美元1克,但在市场上始终畅销不衰,一直为医学界的紧缺药物。随着对红豆杉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紫杉醇并不是唯一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除紫杉醇外,目前已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大部分属于紫杉烷类双萜、生物碱、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的本身具有抗癌活性或其它药用价值,有的可作为合成或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南方红豆杉四季常青,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枝条飘逸洒脱,叶子排列整齐、浓绿,秋季肉质假种皮变红,红彤彤的挂满枝头,红如珍珠,甚为美观,是优良的观叶、观形、观果树种。此外,红豆杉属植物为景天酸代谢植物,能够在时间上错开二氧化碳固定和卡尔文循环,可24小时释放氧气,并能净化空气中的甲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人身体有害的气体成分。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计算机带来的辐射伤害,并且对室内温度、湿度,噪音、隔热等方面有很好的调控作用。材用价值红豆杉属植物为软木材树种,其木材纹理均匀、结构致密、韧性强、坚硬、弹性大、具光泽、防腐性强,为著名的工业材用树种,是制作高档家具、桥梁、车辆、建筑等的上等材料。濒危原因

南方红豆杉的树皮

红豆杉属植物是优良的材用、药用、观赏树种。尤其近年来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得到了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