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立60周年系列特别节目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世界上那么多人没事,
为什么偏偏得病的是我?
确诊肺癌后,这是很多肺癌病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句话。有些人能从医生口里得出答案,而大多数的人,会把结果归结于运气不好。
那么对于肺癌来说,原因可能有哪些?坏运气是什么?医院副院长周国仁和主持人龙斌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周国仁从事肿瘤内科治疗二十余年,对常见肿瘤,尤其是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化疗适应症及对化疗*副反应的处理。
本
期
嘉
宾
周国仁副院长
医院
医院副院长研究员
医学博士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01
什么是肺癌?
肺癌:
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存在于肺实质,不包含其他起源肿瘤及类癌,恶性淋巴瘤或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
肺癌扩散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
对病灶周围组织的侵犯
淋巴道转移
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转移
血道转移
肝、脑、骨、肾上腺
种植转移
恶性胸水、胸膜种植
肺癌流行病学统计:
肺癌已成为中国头号肿瘤
肺癌新发患者分期比例:
70%以上为晚期患者,预后差。
02
肺癌主要病因是什么?
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除了年龄因素外,吸烟及空气污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吸烟和环境污染是我国肺癌主要的
危险因素
我国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
女性被动吸烟者比例高于男性
二手烟暴露、烹饪油烟、固体燃料燃烧以及煤炉取暖等室内空气污染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原因
03
肺癌是怎么分型的?
肺癌临床大体分型
主要分为三类: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散性。
肺癌病理分型
肺癌以非小细胞癌为多,其中腺癌比例最大,鳞癌其次。
小细胞癌,占肺癌总数约20%,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转移早,存活期大多不超过1年,手术切除效果差但对放疗极其敏感。镜下细胞小,细胞质少,似裸核。
腺癌在非小细胞癌中超过50%,可以有腺泡、乳头、细支气管肺泡或实性生长方式,它常伴有黏液产生。
鳞癌在非小细胞癌中约30%,常为梭形,可与周围扁平状上皮细胞呈现明显差异,恶性程度高时,癌细胞会汇集成鳞状珠。
大细胞癌不到10%,细胞扩散很快。
肺癌TNM分期
进展期包括局部进展期和远端转移期
T分期
肿瘤大小、浸润深度
N分期
淋巴结转移区域
M分期
远端转移
早期:I期,IIA(N0无淋巴结转移)
局部进展:II、III期(淋巴结转移阳性)
转移:IV期
04
肺癌有哪些症状?
1.久治不愈的咳嗽
咳嗽是肺癌比较常见的症状,大约有60%的肺癌病人发现时伴有咳嗽症状,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病人。所以50岁以上的人,当出现久治不愈的刺激性干咳时需要注意,尤其是有长期抽烟史的人。
2.颈部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肺癌可以通过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人首发症状是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痛性,且逐渐缓慢增大。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比较多,其他还有胃癌、食管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等等,所以如果有无痛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好取活检,明确病理及免疫组化帮助诊断。
3.不明原因痰中带血
痰中带血一般中央型肺癌多见,肿瘤局部浸润毛细血管时会出现少量多次的痰中带血,久治不愈,所以年纪偏大的人出现不明原因痰中带血时要及时做胸部CT。痰中带血也可见于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但一般出血量更大。
4.不明原因单侧胸腔积液
如果出现单侧胸腔积液,患者会表现为胸闷、气喘,这时候要考虑到肺癌可能,肺腺癌容易出现胸膜转移引起胸水的产生。结核性胸膜炎也会出现单侧胸腔积液,但一般年轻人多见。
5.渐进性声音嘶哑
如果出现声音嘶哑,且逐渐加重,而耳鼻喉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或者出现单侧声带麻痹,要及时做胸部增强CT,排除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喉返神经受压。喉返神经就是支配声带运动和发声的。
6.原因不明的持续性胸痛
胸痛的原因比较多见,一般急性胸痛会考虑心梗、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严重疾病,但如果胸痛时间较长,逐渐加重,且没有外伤史,这时候要怀疑肺癌可能,当肺部肿瘤侵犯胸膜会引起持续性的胸痛。
7.反复出现单侧同一部位肺炎
如果肺部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在单侧同一部位,要警惕肺癌可能,因为肿瘤的存在会引起局部阻塞性炎症,而炎症在胸部CT上可能会掩盖肿块的存在。所以,这时候要先积极抗炎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行肺穿刺活检。
一般来说,肺癌早期病人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那么预后就不尽如人意。所以,肺癌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非常重要,早诊断,早治疗,有很大的治愈机会。
05
肺癌的筛查方式有哪些?
1、CT检查
CT就有很好的分辨率,能很好的检查肺、肺部纵膈、以及肺部淋巴结的情况以及淋巴结的位置。并且还可以协助外科手术确定范围,有助于治疗。
年年体检,为什么不能发现早期肺癌呢?很可能是检查的手段不对,大部分单位都是选择胸片来检查肺部,实际上,胸片并不是最佳的筛查手段,胸片难以发现早期的肺癌。
如果想要筛查肺癌,发现早期病变,胸部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可以检出直径仅2mm的微小结节。
哪些人需要定期做CT检查,什么时候开始做呢?
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建议以下人群进行肺癌的筛查:年龄55~74岁,吸烟量30包年(如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15年)的个体推荐参加低剂量CT肺癌筛查。
如果具有以下某些肺癌高危因素也可作为筛查的条件,包括:
氡暴露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如石棉、辐射、二氧化硅等)
个人肿瘤史
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
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纤维化)
有长期二手烟接触史、长期油烟吸入史等
建议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
年度筛查正常者
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2、磁共振显像
磁共振可以确定血管的实质性病变,并且没有放射性损害,还可以确定器官以及血管是否移位。
3、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且阳性率在70%左右,有很高的诊断学意义。一般患者是在早晨漱口后把第1/2口痰吐掉,从更深的部位咳出痰液在半小时以后送到检验室做检验。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到癌症的部位以及范围,以此确定做外科手术的可能性有多大。
节目编导:刘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