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原创严海琳,马亮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收录于合集##DDW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掌握Barrett食管监管指标!
Barrett食管的监管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处理,从而防止食管腺癌的进展尤为重要。采用质量指标对Barrett食管进行监管,可以帮助识别系统缺陷并提高监管质量,有利于指导临床进行标准化实践。
在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SwathiEluri助理教授,从内镜监测的质量指标、内镜下治疗的质量指标、治疗术后的质量指标、未来潜在的质量指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医学界肝病频道”医院消化内科严海琳,马亮医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会议报道。
01
内镜监测的质量指标
1、适当的内镜监测时间间隔
对于非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内镜监测应3~5年一次。指南建议对Barrett食管长度<3cm的患者每5年行一次内镜检测,对Barrett食管长度≥3cm的患者每3年行一次内镜检测。研究显示,短节段Barrett食管进展为EAC的风险为0.06%,长节段Barrett食管进展为食管腺瘤(EAC)的风险为0.31%。
2、遵循西雅图协议进行四象限活检
内镜监测时,要求在Barrett食管节段的整个长度上以1-2cm的间隔进行四象限活检。遵循西雅图协议进行组织活检,可以提高重度异型增生(HGD)/EAC的检出率,并能更早检出轻度异型增生(LGD)。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并未严格遵循西雅图协议进行组织活检。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Barrett食管的随访监测中,仅49%的患者获得了遵循西雅图协议的标准化组织活检。在美国,不同地区的活检依从性也存在差异,此外Barrett食管的长度与标准化活检率之间呈负相关。研究表明,未按照协议行规范化活检将导致瘤变检出率下降(OR0.53;95%CI0.35-0.82)。
3、除了四象限活检,还应对内镜下可视病变进行常规活检
内镜监测时,对于任何可见的凸起或凹陷病灶均应进行活检,而这与Barrett食管的四象限活检应区分开。内镜下可视的病变,更可能进展为异型增生和早期瘤变。
4、在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更新发布的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管理指南中,对Barrett食管高质量内镜检查提出了10点要求。
02
Barrett食管内镜下治疗的质量指标
1.对于有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需由消化亚专业病理学专家或两名普通病理学专家进行读片确认,才能判定达到内镜根除治疗(EET)。
2、内镜根除治疗后18个月内,完全上皮内瘤变清除(CEN)比率,美国标准要求CEN比率达到80%,英国标准要求CEN比率超过90%。
3、内镜根除治疗后18个月内,完全肠上皮化生清除(CEIM)比率,美国标准要求CEIM比率达到70%,英国标准要求CEIM比率超过80%。
4、EET之后,需追踪和记录EET相关不良事件。
03
Barrett食管治疗术后的质量指标
1、Barrett食管相关肿瘤,在EET达到CEIM之后仍有复发风险,因此推荐对该类患者进行内镜监测。术后病理为LGD者,推荐在CEIM后第1年,第3年,此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镜监测。术后病理为HGD者,推荐在CEIM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此后每年进行一次内镜监测。术后病理为黏膜内癌者,推荐在CEIM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此后每年进行一次内镜监测。
2、推荐在内镜根除治疗后进行抗反流治疗:PPI,每天2次。
3、术后内镜监测时,推荐在食管鳞柱交界和远端2-5cm处进行活检。
04
未来潜在质量指标
1、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NDR)
NDR定义为在初始监测内镜检查中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食管腺癌的比率,类似于腺瘤检出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次监测内镜检查的NDR为7%(95%CI4%-10%)。NDR与患者的临床结局是否相关,目前研究数据仍有限。
2、Barrett食管的观察时间(BIT)
研究表明对于Barrett食管,每1cm节段观察时间超过1min,可提高内镜下可疑病变检出率(54.2%vs.13.3%,P=0.04),且HGD/EAC检出率较高(40.2%vs.6.7%,P=0.06)。
3、使用色素内镜检查
与标准白光内镜联合西雅图协议相比,使用色素内窥镜进行监测随访可以提高异型增生检出率。但目前色素内镜仍未被纳入为明确的质量指标。
4、Barrett食管患者内镜检查后食管癌的发生率(PEEC)
PEEC是指Barrett食管患者首次内镜检查阴性后,在推荐的监测时间前进行内镜检查,并检出HGD/EAC的比率。一项Meta分析显示,基线为非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PEEC发生率为17%(95%CI11-23),这表明当前Barrett食管的监测仍存在缺陷,而PEEC作为潜在的质量指标,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好的作用。
5、展望
1)需要进一步改进现有质量指标的度量标准;
2)需要全国性的数据管理系统来实时收集数据;
3)给予临床医生适当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完成这些质量指标;
4)将Barrett食管的质量指标与医生薪酬相关联;
5)探索如何实施质量指标,以及质量指标是否能改善临床结局。
专家简介
肖雪
肖雪,医院消化内科讲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专科建设与医学人文协作组委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曾获得日本胃肠病协会颁发的青年研究者奖金,四川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参考文献:
[1]ShaheenNJ,etal.AmJGastroenterol.
[2]WaniSB,etal.Gastrasnterolegy.
[3]TowalktoliA,etal.ClinGestreenteroltleeatol.
[4]Abelol,etal.Am/Gostroenterol.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严海琳马亮
本文审核:肖雪
责任编辑: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