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将带您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人体的8大系统中,消化系统的重要性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它犹如人体的“司令部”,身体各部位脏器通过它来提供所需营养,身体的健康与否跟它的功能是否健全有直接关系。1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便秘新技术能吃能睡是幸福,但如果这中间少了一道程序往往会吃不安睡不着,这程序就是排便。一名来自深圳的女性患者曾一个月未排便,她感觉快疯了,肚子胀胀没胃口吃东西,身体浑身不对劲无法入睡。医院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查,盆底肌肌力评估显示低于正常值一倍。所幸的是其接受治疗后第二天开始排硬便,治疗第五次复查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一疗程后患者恢复排便功能,现每天排1~2次正常形大便。李丙生介绍,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排便不畅、费力且干燥。长期便秘可引发肛肠疾病,心血管疾病,全身中*,色素沉着甚至引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最新引进的加拿大生物反馈治疗仪,是全球最先进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系统,具有国际认证的Glazer评估及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案,包括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电发刺激、模版式Kegel训练、多媒体生物反馈训练等多种治疗模式,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特点。治疗过程中不吃药、不手术、无痛无创;轻松愉悦;主动训练、主动恢复,唤醒盆底肌的良好状态;经过各国医学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生物反馈治疗仪主要是通过专业电极采集盆底肌肉的运功信号,转化为直观、易理解的表现形式(如动画、音乐、图像等)反馈给患者,让患者在认识自我的条件下,指导患者学习控制盆底肌肉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增强盆底肌力,缓解痉挛,恢复正常排便功能。”李丙生介绍,生物反馈治疗仪适用于诊治功能性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粪便量减少和次数减少;大便失禁;特发性肛门直肠痛、肛门坠胀感;肠易激综合症;术后排便功能恢复。“但要注意,孕妇、产后恶露未干净或月经期、戴心脏起搏器、恶性肿瘤、手术疤痕裂开、精神系统疾病患者等人群不适用。”李丙生说,患者在治疗前不应饮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进餐30分钟后方可开始治疗,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停止一切泻药,要详细记录每天的活动、排便、饮水和饮食等情况,保持情绪平和。2胶囊内镜小小胶囊看清小肠
一位20多岁的患者,因反复消化道出血,做了胃镜、肠镜检查,均未找到病因。日前,他医院通过胶囊内镜检查,只吞入一颗小小的“胶囊”,成功地找到了出血的原因———医生在病人的小肠内发现多处血管畸形,为这位病人的后续治疗指明了方向。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系统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者等缺陷,可作为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该院消化内科医生林燕华介绍,人类的小肠大约有5米长,这是普通胃镜、肠镜所无法到达的地方。小肠疾病的诊断,主要有小肠镜检查、X线检查及胶囊内镜检查。然而,小肠镜操作复杂,患者较为痛苦;X线检查无法清晰观察小肠腔内的小病变。而胶囊内镜检查,不需任何麻醉,患者只需服下一粒小小的“胶囊”,就能检查小肠,清晰地拍到七八万张人体胃肠道病变情况的照片。当然,这需要患者接受检查前禁食10~12小时并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胶囊内镜只要用小小一颗“胶囊”就能看清小肠
3超声内镜准确诊疗病灶避免患者挨刀手术来自博罗的一位中年患者,因腹部不适在当地行普通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有个较大“肿瘤”。当医院,因此该患者来到医院就诊。病人原本已经做好了开腹切除肠道的准备,后经医院消化内科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肠道囊肿的良性病变,非肿瘤性病变,因而免了开腹手术之苦,保住了肠道。“太感谢您们了,我差点白挨一刀。”该患者感动地说。
众所周知,胃镜和肠镜可分别通过口腔和肛门进入人体内对消化道病变进行搜查。但很多人不知它们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即黏膜层,有些病变表面是光滑的,却隐藏于黏膜下,或胃腔外紧贴胃壁。而超声检查一般是将探头放置于体外,对腹腔内脏器进行探查,有时腹腔内脏器离腹壁比较远,或肠管内气体多,会影响对脏器的观察。“这时若将内镜、超声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对病变进行观察和判断,并进一步进行治疗。”李丙生解释。
“超声内镜检查是将超声探头和内镜技术结合,将内镜送入消化道时,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观察消化管管壁各层组织结构及其邻近器官的超声图像,进一步提高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超声内镜是目前消化内镜最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李丙生介绍。
随着超声和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与消化道毗邻脏器的疾病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检出及辅助治疗,包括:消化道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黏膜下各种肿物(如平滑肌瘤、间质瘤等),胰腺病变如对慢性胰腺炎或胰腺肿瘤的良、恶性诊断,能发现1厘米甚至以下的肿瘤;胆道系统疾病如胆道肿瘤诊断及指导治疗,溃疡性病变等。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内镜检查者、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疑有胃穿孔者、不合作的精神病患或严重智力障碍者等,是不适宜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李丙生说,有口腔、咽喉、食管及胃部的急性炎症,尤其是腐蚀性炎症,其他如明显的胸主动脉瘤、脑溢血等,或有巨大食管憩室、明显的食管静脉曲张或高位食管癌、高度脊柱畸形,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高血压未获控制等患者也不适宜。“若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要空腹10小时以上,进行肠道准备,一般需提前预约。”
4无痛肠镜在睡梦中完成检查吃喝拉撒睡是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任何一项出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其他几项也出现问题。50多岁的陈伯就有这个烦恼,长期便秘,由此引发各种各样的不适,如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医院行肠镜检查,但因疼痛难忍无法完成。经亲友介绍,陈伯来到医院行无痛肠镜检查。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全结肠检查,还睡着了做了美梦,全过程没有丝毫不适。这让陈伯忍不住感叹:这无痛肠镜做得真是舒服啊。无痛肠镜的检查结果为治疗陈伯的便秘提供了有效依据。肠镜检查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能够对息肉等病变进行镜下治疗。然而,部分患者由于紧张、焦虑或存在肠道病变等原因,在检查中会出现疼痛不适,甚至无法完成检查。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开展了无痛肠镜。“由麻醉师进行术前评估、术中监护、术后复苏。使病人可在睡梦中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无痛苦感、无不适感,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病人的耐受性。同时也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紧张、焦虑、无法配合的患者。”李丙生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必须禁食、禁水,检查完成后24小时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不得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李丙生强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