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食管癌分期主要为UICC的TNM分期,目前已发布第8版。除此之外,日本食管协会(JES)发布的食管癌分期也受到许多学者的推崇,目前已发布第11版。两种分期系统均包括对T、N和M的分期,但存在较大差异。日本学者Harushi在年发文分析了这两种分期系统基本概念的区别,并讨论各自优缺点。
在T分期方面,两个分期系统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有两点不同:首先,在JES分期中“T4”除了对原发灶的分期,还涉及转移淋巴结结外器官侵犯。其次,在JES分期中,对T1期的分类更加详细,UICC分期中的T1a和T1b在JES分期中均包括三个级别,即T1a包括T1a-EP(原位癌)、T1a-LPM(侵犯黏膜固有层)及T1a-MM(侵犯黏膜肌层),T1b(侵及粘膜下层)包括T1b-SM1(浅层三分之一),T1b-SM2(中层三分之一)及T1b-SM3(下层三分之一)。T1a-EP和T1a-LPM通常在一组中,因几乎无淋巴结转移,局部治疗是不错的治疗选择。T1b-SM2和T1b-SM3的淋巴结转移大于40%,和T2及以上的进展期食管癌一样,推荐行根治性手术。
两种分期系统对N分期差异较明显。UICC分期仅根据转移性区域淋巴结的数量来定义N分期。而JES分期,则根据肿瘤位置,将5个不同位置肿瘤的区域淋巴结分为了1到4站。包括转移组淋巴结在内,淋巴结组数目最高者定义为N分期。UICC分期中的临床N分期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计数转移淋巴结数目而获得,所以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并不准确。JES分期中的区域淋巴结分为1、2、3站淋巴结,和几乎视为远处转移的4站淋巴结,但仍定义为N4而不是M1。JES分期中的区域淋巴结随肿瘤位置而变化,如对胸段食管的区域淋巴结常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和颈段食管旁淋巴结。在腹部淋巴结中,胸上段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不包括腹腔干淋巴结(JES分期中的第9组),但胸下段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则包括了第9组淋巴结、肝总动脉淋巴结(第8组)及脾动脉近端淋巴结(第11p组)。而UICC分期中区域淋巴结的定义相对比较稳定且一致。对于胸上段食管癌,第8版纳入了颈部食管旁淋巴结和腹腔干淋巴结,但仍将锁骨上淋巴结定义为区域外淋巴结。
在M分期上,除JES分期中区域淋巴结定义和区域外淋巴结转移的定义外,两分期系统的M分期基本相同。
作者随后分析了两种分期系统之间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病理学的不同。亚洲国家鳞癌占绝大多数,它可发生食管的任何位置,而通常发生在Barrett粘膜的腺癌则常位于食管下段。但西方医生却很少面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其次是肿瘤治疗观念的不同。欧美国家认为肿瘤都是潜在的全身性疾病,根治性手术的作用在弱化;而在日本,以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为代表的根治性手术仍很是主流治疗。由于手术的地位重大,JES分期详细定义了每站淋巴结的重要性及各站的功效指标。再者,手术标本的不同。在日本,外科医生会根据JES分期中的淋巴结站,在手术标本中仔细分离挑选淋巴结。即使淋巴结总数超过个,病理学家也会按照JES分期,检查所有淋巴结的组织病理。这种复杂性和要求对新入者是一大障碍,而UICC分期系统更容易在临床中应用。
结论:作者认为JES分期系统在描述食管癌的现状和治疗策略方面优于UICC分期,但过于复杂,可以做一些简化。但作者认为应根据肿瘤位置来定义区域淋巴结站,尤其是作为胸中上段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的锁骨上淋巴结。如果UICC分期系统可以接受这种观点,两个分期系统可以统一起来,形成更为实用、简易的分期。
参考文献
HarushiU,MasakiU.Comparisonoftwomajorstagingsystemsofesophagealcancer—towardmoreprac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