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是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代表,作为肺癌三线治疗适应症上市,给中国肺癌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安罗替尼自上市以来,适应症拓展到了3个,指南共识更新了若干。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可以使紊乱的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氧合,从而提高放疗的敏感性。安罗替尼除了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对肿瘤细胞本身有抑制作用。
9月20日,云淡风轻、秋高气爽,正大天晴胸部肿瘤市场部举办了“放肺无限,共获新生-放疗专家咨询会”;来自全国18位放疗领域的大咖汇聚首都北京,共同探讨安罗替尼在肺癌及食管癌放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会议现场图
医院于金明院士作为会议主席开场。于院士对各位到来的专家表示感谢和欢迎;建议安罗和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比如放疗,针对III期NSCLC患者,于院士牵头开展了安罗联合同步放化疗并安罗维持治疗的临床试验;同时建议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探索一线使用。希望各位在场专家也给予安罗发展策略的指导,支持民族企业。
于金明院士
蔡发*副总裁作为天晴方代表致辞,感谢疫情期间肿瘤专家做出的卓越贡献;正大天晴50年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安罗替尼获批三线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适应症,在肝癌食管癌等十多项癌肿都呈现了优秀的试验结果;蔡总同时展望了和放疗领域专家有更多合作的决心和愿景。
蔡发*副总裁
中医院医院王绿化院长主持第一部分肺癌篇的环节,王院长首先肯定了安罗的疗效,同时具有口服方便、用药安全*副作用小、靶点广泛,经济负担小的优点,建议可以考虑安罗和贝伐的头对头试验;感谢天晴的会议平台,能够和各位专家线下会面。
王绿化教授
第一医院的邢力刚教授给大家分享的是抗血生成药物联合放疗治疗肺癌的临床进展,从抗血管联合放疗的机制,临床研究及安罗联合放疗的试验探索逐一解读;肯定了抗血管药物通过改善乏氧提高放疗的疗效,同时肯定了安罗在放疗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
第二位来自北京三院的庄洪卿教授,分享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患者脑转移中的应用,从脑转移的发病率市场需求开始切入。肺癌的治疗过程中脑水肿和脑坏死是伴随临床的主要症状,庄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肯定了安罗替尼治疗脑转移缓解脑水肿的作用,安罗发挥抗血管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的双重作用。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参会专家从抗血管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优势人群,使用方法上展开讨论,归纳起来为以下几点:
1.专家高度认可安罗的优势,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机制优于贝伐单抗,给药方便,副反应小,应用广泛。
2.临床使用中,对于中央型肺癌,有侵犯大血管病灶,有咯血的风险的患者,需要尽量避开使用。
3.在III期NSCLC患者及晚期肺癌患者中,安罗替尼的联合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