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或胃病十分常见。胃每天都在容纳吃进来的食物,连个单休都没。肝则主管疏泄,小小的生个气都会对肝造成影响。
在中医里有一种证型,是既伤肝又伤胃,这种证型就叫肝火犯胃。那肝火犯胃会有什么样表现呢?
中医认为,肝的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就会胁肋胀痛。犯胃就会导致胃失和降,所以会出现嘈杂吞酸、呕吐口苦等症。
肝火犯胃该怎么治呢?中医有个经典名方,名叫左金丸。这个方子出自《丹溪心法》,由*连和吴茱萸两味药组成,用量分别是:
*连(克)吴茱萸(30克)
在服用时,每次3~6g,每天2次即可。
方中君药*连的用处有二,一为清泻肝火,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二为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说,“*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
吴茱萸的妙处也不可忽视,在这个方子中扮演四个角色,一是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二是反佐以制*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三是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四是可引领*连入肝经。
也就是说,吴茱萸这味药功兼四用,是为佐使,与*连君药相合,就起到了清泻肝火、降逆止呕和胃的作用。
故此,由这两味药配伍而成的左金丸,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不仅可用来治疗以胁肋胀痛、呕吐口苦、嘈杂吞酸等为表现的肝火犯胃证,现代研究,左金丸还可用于急慢性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证属肝火犯胃的患者。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