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津大学最新研究多吃红肉禽肉会增加 [复制链接]

1#

红肉主要是指猪、牛、羊等畜肉,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类。~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肉类消费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近些年来,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红肉消费量一直在增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量食用红肉,特别是加工过的肉类,可能与几种主要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一些欧洲国家的饮食指南建议限制红肉的消费。

日前,牛津大学一项基于47万人的研究发现,常吃牛羊猪肉及家禽肉,与糖尿病、冠心病、肺炎等9种疾病高风险有关。该研究分析了英国Biobank数据库中的47.5万名成年人数据,平均随访8年。

研究中的肉类主要包括未加工的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禽肉和加工肉类。通过对比发现,与不吃肉的人相比,每周吃肉≥3次者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的情况更为常见,而吃水果、蔬菜和鱼类等食物所占的比例往往较小。在校正了上述因素后,研究发现不管什么类型的肉类食品(加工/未加工),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冠心病、肺炎、消化道憩室病、结肠息肉和糖尿病的风险。

具体数据为:每天吃70克红肉和加工肉,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5%,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0%。肺炎风险增加31%、憩室疾病增加19%、结肠息肉风险增加10%。而每天吃30克禽肉,患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增加17%,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4%。

同样,吃更多禽肉的人更容易罹患胃炎、十二指肠炎、憩室病和胆囊病等疾病。在校正了体重指数之后,吃肉与多数疾病的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会有一定减弱,这表明肥胖/超重也与上述疾病的发生有关。

去年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同样基于英国Biobank数据库42万人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吃红肉相比,吃鱼可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心衰、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吃素食也可降低总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病例归因于“膳食因素”——从年到增长了38%。

放眼全球,每年有超过万人因饮食不健康而被心血管疾病,多走生命,他们的特点比较明显,比如进食蔬菜水果偏少、新鲜鱼类吃得太少、红肉和加工肉吃得过多等。

(《全科医学论坛》综合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