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室动态消化内科成功举行内镜早癌筛查 [复制链接]

1#
恶性肿瘤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到成人肿瘤发病率半数以上,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相比晚期消化道肿瘤,早期消化道肿瘤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更高,约为90%以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延长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点。3月19日下午,西安医院举行消化道早癌诊断暨超声内镜应用学术会议,会议由消化内科主任张娟教授主持。会议邀请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贾皑主任、卢桂芳博士进行学术讲座,手把手教学和操作演示,并就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本次会议对消化内科内镜技术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路惊宇副院长致辞会议开始,路惊宇副院长致辞。她指出,消化内镜的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消化疾病的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西安交大一附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本院消化内镜事业蓬勃发展;交大一附医院,让大家自主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会议,也让本土医生有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新技术信息。消化内科主任张娟教授主持会议消化内科主任张娟指出,超声内镜及BLI/LCI诊断技术推动国内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提高对消化道肿瘤的综合诊断和治疗能力,是消化内镜医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消化内科举办此次学术会议,目的是让科室医生初步认识这两项技术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脚踏实地地掌握技术,应用技术,为本院消化道早癌精确诊疗迈出第一步,造福长安人民,发现更多早癌,拯救更多家庭。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贾皑主任就《超声小探头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题讲座,超声内镜对食管癌、胃癌的术前TNM分期明显优于CT及其他检查,有利于医生在术前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及合理手术方案的制定;对食管癌放疗和胃恶性淋巴瘤的分期与化疗疗效观察均有极高的准确性。此外,对良恶性溃疡、胃粘膜肥厚性疾病的鉴别与判断也颇有价值。贾皑主任深入浅出地讲解超声内镜原理,超声内镜小探头的临床应用,并在内窥镜室进行内镜演示、手把手教学,同时给大家详细讲解超声内镜下消化道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讲座结束后,消化内科诸位年轻内镜医生积极提问交流,学习热情高涨。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贾皑教授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授课消化内科刘阿丹医生积极提问、贾皑教授讲座后问题交流环节贾皑教授“手把手”带教我院阮士平医师操作超声内镜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卢桂芳博士进行《LCI/BLI在食管早癌的应用》专题讲座。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病例数占全球50%,其中90%病理类型为鳞癌。多数病例一旦确诊基本为中晚期。卢桂芳博士指出,积极推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消化道肿瘤防控意义重大。BLI(BlueLASERImaging)蓝激光成像技术和LCI(LinkedColorImaging)联动成像技术是基于激光光源形成的先进的窄带光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与精诊上占有重要地位。卢桂芳博士在讲座结束后,进行现场手把手教学,在操作过程中的特定部位,局部病变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根据病变的腺管、血管的结构有关变化,进行分析辨别病变有关早期癌变,同时给大家详细讲解检查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