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项随机3期临床试验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 [复制链接]

1#

背景:该III期试验长期随访结果旨在检验两种假设:(1)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疗效优于常规野外照射(CFI);(2)在晚期食管鳞癌中,放化疗加厄洛替尼的效果优于单纯局部放化疗。

方法:将局部晚期ESCC患者随机分配成四组(1:1:1:1比例):A组:放疗包括ENI,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加厄洛替尼;B组:放疗包括ENI,单用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C组:放疗采用CFI,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加厄洛替尼;D组:放疗采用CFI,单用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放疗共计30次,总共60Gy辐射剂量。

结果:该实验共有名患者入组,(每个治疗组分配88名)。A,B,C,D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9%,34.8%,33.8%,19.6%(P=0.)。与标准CFI相比,ENI显著改善OS(中位数,38.5VS22.6个月;HR=0.74;P=0.)。厄洛替尼的加入显著改善OS(中位数39.4VS27.4个月;HR=0.75;P=0.)。厄洛替尼治疗过表达EGFR的患者,其OS和PFS优于未使用厄洛替尼的患者。

结论:同步放化疗(采用ENI)和/或厄洛替尼可改善局部晚期ESCC的长期生存率。

食管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同步放化疗(CRT)被认为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标准方法。在RTOG研究中,5-FU联合顺铂同步化疗与单独放疗相比,显著提高了5年总生存率。然而,长期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当局部复发超过50%时。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需要选则更有效治疗方法。我们的研究旨在调查同步放化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和/或厄洛替尼在局部晚期ESCC中的疗效。食管广泛的粘膜下淋巴丛导致ESCC区域淋巴结传播率高,在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中,荟萃分析提示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优于胸段食管癌。据报道,在多项回顾性研究中,ENI放化疗可减少II/III期食管癌患者的局部区域转移。此外,由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30-70%的食管癌中呈过度表达,并且与预后不良有关,已发现EGFR抑制剂可逆转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抗性。据报道,EGFR抑制药物效果与EGFR过表达以及EGFR基因拷贝数呈正相关。Xi等人发现,与低-中度EGFR表达的患者相比,使用厄洛替尼治疗EGFR高表达晚期ESCC患者往往有更好的缓解率(0%VS17.6%,P=0.)。一项II期研究的早期结果揭露,与标准放化疗相比,ENI联合厄洛替尼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显著提高。

本文章报道了关于该实验最新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方案要求,一旦发生例死亡事件,将进行最终生存分析。在对存活患者和例死亡事件进行至少5年随访后,试验提出一个最新分析结果。此外,在探索性分析中,我们检测EGFR表达对厄洛替尼疗效的影响,以确定EGFR表达是否可以作为筛选患者从该治疗中获益的生物标志物。

(一)、试验入组标准及实验流程:

入组标准:患者年龄为18-75岁;组织学证实为局部晚期ESCC(根据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系统,分期为T1-T4、N0/1、M0-1a);不适合手术(排除手术的共病或因患者选择)。所有患者都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研究得到了各参与中心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分组:共有名患者入组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中。A组:放疗包括ENI,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加厄洛替尼;B组:放疗包括ENI,单用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C组:放疗采用CFI,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加厄洛替尼;D组:放疗采用CFI,单用TP化疗(紫杉醇和顺铂)2周期。

治疗:所有患者均按临床常规及中日两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6周内分30次给予60gy总剂量治疗。肿瘤总体积(GTV)被定义为原发性肿瘤,任何增大的区域淋巴结均通过经食道超声、食道造影、CT扫描和PET/CT显示。CTV由CTV1和CTV2组成。对于接受ENI的患者,最初的CTV1包括整个食管和局部淋巴结。对于接受CFI的患者,CTV1被定义为原发肿瘤加上、下4厘米边缘、放射状1厘米边缘和肿大的淋巴结。放疗40Gy后,CTV2(boost-CTV)定义为GTV加上、下2cm边缘和放射状1cm边缘。最初,给予CTVGy,然后给予CTVGy的增强剂量。放疗期间每4周静脉注射紫杉醇(mg/m2,第1天)和顺铂(20mg/m2,第1-3天),共2个周期。在放化疗期间给予厄洛替尼(mg/天,口服)。根据肿瘤的位置,对局部淋巴结进行预防性照射。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R表达水平。

观察目标:主要终点是总生存率(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治疗*性。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

(二)、结果分析:

入组患者病理特征:

四组间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平均年龄为61岁(35-70岁),83.5%为T3-4病变,57.5%为淋巴结阳性。共有名患者(76%符合条件的患者)经历了治疗失败,名患者(55.1%)为局部治疗,名患者(37.8%)为远处治疗,19名患者(7.1%)为局部和远处治疗。死亡例(72.3%),符合最终分析要求。

OS结果

四组间总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A、B、C和D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9%、34.8%、33.8%和19.6%(HR=1.2;95%CI:1.07-1.34;P=0.)。分层Cox模型分析也显示ENI加厄洛替尼组的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标准CFI组(HR=0.55;P0.)。

在分层Cox模型中,包括放射部位(ENIvsCFI)、厄洛替尼给药(厄洛替尼vs非厄洛替尼)及其相互作用,放射部位-厄洛替尼相互作用试验对OS(HR,0.96;P=0.)或PFS(HR=0.97;P=0.)无显著性意义。ENI治疗组(A组和B组)的中位OS为38.53个月(95%CI,22.47-52.07),CFI治疗组(C组和D组)的中位OS为22.60个月(95%CI,17.2-28.73)。ENI组和CFI组的5年总OS存在显著差异(HR=0.74;95%CI:0.57-0.95;P=0.)。分层Cox模型分析显示ENI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CFI组患者(HR=0.69;95%CI:0.54-0.89;P=0.)。

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A组和C组)的中位OS为37.37个月,未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B组和D组)的中位OS为22.33个月(HR=0.75;95%CI:0.58-0.97;P=0.)。分层Cox模型分析显示厄洛替尼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非厄洛替尼组(HR=0.75;95%CI:0.58-0.96;P=0.)。

PFS结果

PFS也在四组中存在显著差异(HR=1.21;95%CI:1.08-1.35;P=0.)。分层Cox模型分析显示,ENI加厄洛替尼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显著低于标准CFI组患者(HR=0.52;P0.),ENI组PFS中值为25.27个月(95%CI:18.23–49.97),CFI组为14.20个月(95%CI:11.37–21.9)。ENI组患者的PFS明显高于CFI组患者(HR=0.73;95%CI:0.57-0.94;P=0.),厄洛替尼组PFS中位数为23.33个月(95%CI:18.23-47.2),非厄洛替尼组为13.80个月(95%CI:11.0-22.33)。厄洛替尼组和非厄洛替尼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HR=0.73;95%CI:0.57-0.93;P=0.)。

OS与EGFR表达

EGFR高表达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1个月,比EGFR低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2.2个月短(P=0.46)。当用厄洛替尼治疗时,EGFR高表达者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6.5个月,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9.5个月相比,OS显著延长(P=0.)。

不良反应事件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食管狭窄,ENI组19例(11.9%)和CFI组18例(13.5%)。与皮肤、肺和心脏相关的严重辐射相关*性很少见,ENI组有3名患者、CFI组有2名患者出现心脏相关不良事件。

(三)、结论:

针对局部晚期或无法手术的ESCC患者,ENI放疗联合常规同步化疗和/或厄洛替尼可显著改善患者OS和PFS。针对使用厄洛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患者,EGFR的过表达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