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6):~
作者:渠红*,刘敏,谢枫单位:医院肿瘤科,乌鲁木齐_
摘要
目的比较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年5月至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组(n=52)和5-氟尿嘧啶组(n=50)。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年生存率、胃肠道副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情况。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
结果紫杉醇组和5-氟尿嘧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38%(34/52)和62.00%(3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率分别为94.23%(49/52)和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患者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40.38%(21/52)和67.31%(35/52),与5-氟尿嘧啶组的74.00%(37/50)和28.00%(14/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与5-氟尿嘧啶联用顺铂同步放疗相近,且不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
食管癌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成因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食道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食管癌也是全球六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1],因为侵袭性和治疗预后较差,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相对较低。我国自年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攀升,食管癌患者中≥65岁的老龄患者数量也相应增加[2]。老年食管癌患者多数处于中晚期,多伴随并发症,且机体功能退化严重,因此他们对治疗的耐受性差,导致治疗手段受限,疗效较差。临床上常采用化疗药物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有效治疗率为25%~30%[3],且患者很难完全治愈。单一放疗或化疗往往需要较高的剂量才能达到有效治疗,且长期放疗或化疗容易使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临床上大部分化疗药物缺乏对肿瘤部位的特异性及靶向性,患者的正常组织器官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副损伤。因此,需要开发新的临床治疗方案治疗食管癌,该方案在利用放疗和化疗优势的同时,还克服单一放疗或化疗带来的弊端。相关研究显示,化疗同期辅助放射治疗,并使用具有放疗增敏效果的化疗药物,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4],并且放射疗法与手术或化疗相结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疗和化疗所导致的*副作用,降低癌症复发率,预后较好[5]。本研究选择紫杉醇联用顺铂及5-氟尿嘧啶联用顺铂的临床化疗方案,并同期给予患者放射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年5月至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组(n=52)和5-氟尿嘧啶组(n=50)。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年生存率、胃肠道副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情况。
纳入标准:(1)年龄60~85岁;(2)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UICC)国际食管癌肿瘤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标准,经病理学切片确诊为食管癌鳞癌,且经影像学(上消化道钡餐透视、CT或PET-CT等)证实属于中晚期食管癌(Ⅱ~Ⅳ期);(3)≥1个可测量病灶;(4)临床资料完整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卡式评分(Karnofsky)≥70分。
排除标准:(1)其他肿瘤病史;(2)胸部放疗及化疗史;(3)肝肾指标不正常且患有其他内科疾病;(4)放疗及化疗禁忌。
2组患者性别比例、ECOG分数、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等一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Table1Comparisionofbaselinedatabetweentwogroups
BMI:bodymassindex;ECOG: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TNM:tumornodemetastasis.
1.2药物治疗
紫杉醇组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mg/m2);第1~4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m2),4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因临床上使用紫杉醇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急性过敏症状,所以需要进行药物预处理,患者需于紫杉醇静脉注射前服用地塞米松(10mg)或其他可缓解过敏症状的药物。
5-氟尿嘧啶组方案:第1~5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30mg/m2),4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如果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Ⅲ、Ⅳ级骨髓抑制,立即进行治疗至症状缓解,并于下一个疗程减少化疗药物用量。对于出现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或二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立即给予输液止吐及保肝药物治疗至症状缓解。
1.3放射治疗
患者均采用仰卧姿势,并使用热塑模固定患者体位,随后使用16排螺旋CT扫描患者颈部至上腹部,扫描深度约5mm。将扫描采集的图像数据信息输入治疗计划系统,勾描出患者肿瘤靶标区域及照射的外轮廓,随后将患者的脊髓等主要脏器遮挡保护,最终选择大约6个照射野。治疗中,为提高患者的组织耐受性,可使用常规分割剂量进行治疗(每周总剂量不变,分5次进行照射),1.8~2.0Gy/次,1次/d,5次/周,总量为50~60Gy,共进行6周放射治疗。因放射疗法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操作时应仔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及同期放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则适当减少剂量。所有患者在结束放疗后继续进行2个疗程的化疗来巩固疗效。
1.4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在接受两种治疗方案前后需分别接受胃镜、食管钡餐透视及胸部CT检查。在治疗3个月后统计患者肿瘤进展情况,评价近期疗效。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的治疗情况归类为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