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前言
早筛网讯:食管癌(EC)是起源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癌、腺癌等。其中,以鳞癌(食管鳞癌,ESCC)多见,约占全球所有食管癌病例的80%以上,在东亚和非洲地区尤其高发。年版中国癌症报告显示,在所有癌症中,我国食管癌发病例数约为24.6万例,排第六位;死亡例数约18.8万例,排第四位。
研究显示,ESCC平均5年生存率在10%-41%之间,而I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约为70%~90%。因此,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食管癌的进展和转移,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但目前尚无独立有效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用于ESCC早期检测。
近日,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刘芝华教授团队联合美国、日本等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基于8个高表达miRNA的液体活检技术可用于食管鳞癌的早期检测。该研究发表在国际顶刊MolecularCancer上,题为《AmicroRNA-basedliquidbiopsysignaturefortheearlydetectionofesophagealsquamous》。
图1:本论文截图
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通过转录干扰或下游靶基因(mRNA)的翻译抑制,调节基因表达。miRNA参与大多数生物学事件,包括许多人类癌症的发生,比如ESCC。由于其在体液中的稳定性和高丰度,以及独特的表达谱,miRNA有望成为潜力巨大的非侵入性肿瘤生物标志物。
主要的研究过程及结果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中国、日本和南非的约份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组织和血清样本。该研究分五阶段进行,分别是:miRNA数据分析鉴定、组织表达验证、血清表达验证、miRNA诊断模型的回顾性血清训练和验证,以及前瞻性队列评估。研究初期,研究人员在三个独立的食管鳞癌miRNA表达谱数据集(TCGA、GSE和GSE)中进行分析鉴定,发现了18个候选miRNA在三个表达谱数据集之间重叠(见图2-D),因而将其选中并用于后续分析。图2: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发现用于组织中ESCC诊断的miRNA候选物。三个独立的miRNA表达数据集的火山图:TCGA(A),GSE(B)和GSE(C)。D为18个候选miRNA通过重叠策略鉴定
为了评估这18个候选miRNA的食管鳞癌诊断潜力,研究人员先执行了具有2倍交叉验证的多变量逻辑回归,其次在GSE数据集上训练了一个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将相同的统计模型应用于三个表达谱数据集。结果显示,在原来的三个食管鳞癌数据集中,候选miRNA的AUC在0.98~1.00之间,表现出优异的诊断潜力。
图3:ROC曲线表明,18-miRNA特征在所有三个数据集中准确地将癌症组织与正常组织区分开来
接下来,为了继续验证本研究的最初目的——开发一种非侵入性的食管鳞癌液体活检方法,研究人员在血清水平上对基于这18个候选miRNA的转化潜力进行了验证。
在食管鳞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中,18个候选miRNA中,有4个表达水平低于血清标本的检测限。对于剩余的14个,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8个miRNA(miR-,miR-b,miR-,miR-17,miR-a,miR-21,miR-25和miR-93)在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明显增多。
针对这8个miRNA,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基于食管鳞癌血清标志物的多变量回归模型(以下简称:miRNA诊断模型)。在一个包含个食管鳞癌患者和个健康对照组的训练队列中,该诊断模型的AUC为0.83,灵敏度为78%,特异性为75%(图4-A)。
图4:A-血清训练队列的AUC=0.83,B-验证队列1的AUC=0.80,C-验证队列2中Ⅰ-Ⅳ食管鳞癌患者样本的AUC=0.89,D-验证队列2的AUC=0.89。
在另外两个独立的血清验证队列中,miRNA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80(图4-B)和0.89(图4-C),表现依然强劲。
接下来,与经典的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AUC=0.72)相比,miRNA诊断模型(AUC=0.89)在区分所有疾病阶段的食管鳞癌患者性能更优。特别地,在I期食管鳞癌患者中,该诊断模型AUC为0.82,表现出强大的早期诊断潜力(图4-D)。
为了研究该诊断模型的诊断特异性,研究人员使用公共血清数据集对其在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其他癌种的诊断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与食管鳞癌相比,这些癌症中AUC值显著降低,表明miRNA诊断模型对食管鳞癌具有良好的诊断特异性。
但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miRNA诊断模型的性能又如何呢?接下来,研究人员在两个随机的前瞻性患者队列中进行了验证。在个血清样本中,该模型对于食管鳞癌和健康对照组的区分上表现卓越,其AUC为0.92,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4%。
早期检测性能及成本效益
最后,研究人员在miRNA诊断模型对于食管鳞癌的病变检测中,发现该模型能够识别高级别的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食管鳞癌癌前病变)患者,对于低级别的上皮内瘤变或食管炎患者风险评分变化不显著。也就是说,miRNA诊断模型可用于早期检测高风险的食管鳞癌癌前病变。
另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其成本效益,认为相对于目前的方法,使用这些miRNA血清标志物进行大规模筛查,更为经济便捷。
小结
简而言之,这项大型、独立、回顾性的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显示出该miRNA模型(8种食管鳞癌血清标志物)新颖而强大的诊断性能,为食管鳞癌的无创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高效稳健的新选择。
参考资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