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月11日是“中国肥胖日”,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科学减重的相关话题。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线大医生:郑朝辉
福建医院
胃外科行*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福建省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本期话题:中国肥胖日
科学减重,别再负“重”前行
肥胖的定义
衡量人体是否肥胖,最简单的标准是体重质量指数BMI。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BMI在18.5~24.9之间;如果BMI大于25但小于27.4,就是属于超重但还不是疾病,更多的是影响体形美观,稍微影响工作和生活;但是如BMI突破27.5就是肥胖,这就是一种病了。
而我们中国人口BMI超过28,就属于肥胖,是一种疾病。
(郑朝辉主任在手术中)
肥胖的危害
肥胖影响外在形象,对于十分在意自己形象的人,可能不愿和外界交流,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降,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更严重的,是肥胖影响身体健康,肥胖易导致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还可能导致女性月经异常、排卵异常甚至不孕。
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每增加5公斤体重,人体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
正是这些疾病,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手术
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是目前评价肥胖程度,进行肥胖程度分类最常用的方法。
积极手术:
BMI≥37.5;
BMI≥32.5伴有2型糖尿病者。
建议手术:
BMI≥32.5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严重影响生活的疾病;
BMI27.5~32.5伴有2型糖尿病,内科治疗不满意,尤其存在心血管风险因素。
慎重手术:
BMI25.0~27.5伴有2型糖尿病,经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存在其他代谢综合征组份或存在合并症。
什么是代谢减重手术
外科学教科书与《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版)》对于肥胖与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进行减重手术的适应证,有非常明确的推荐。
而代谢减重手术具体术式运用较多的有袖状胃切除手术和胃旁路手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有效持久和快速的手术减重方式。
代谢减重手术一般是在腹腔镜下微创进行,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打几个小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安全系数高,术后恢复快,患者五天左右即可康复出院。
(郑朝辉主任在手术中)
代谢减重的风险
早期的风险:毕竟把胃切了一部分,断面可能会出血、漏,可能会导致贲门失迟缓、反流性的食管炎,不过发生率很低。减重手术和常见胆囊切除等手术相比较,并发症包括死亡率是最低的。远期的风险:另外,有一部分人,手术后的胃会反弹、扩大。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术后对饮食的管理不恰当,暴饮暴食,甚至还有极个别人暴饮暴食把胃撑破了。第二个原因:可能是胃切的不够,剩下的胃比较大。这样的情况,可以再做第二次手术来修正。“袖状胃”手术有修正的办法,退路比较多;如果做了“胃旁路”手术,修正的余地就不大了。
(郑朝辉主任在手术中)
减重术后
手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术后的管理。
减肥手术之后还需要饮食管理、适当运动。因为很胖的人瘦下来之后,皮肤会松弛,需要通过锻炼来让皮肤慢慢收紧。
有些很胖的人在手术后还需要做个整形,把多余的皮肤切掉。
大医生介绍
郑朝辉
福建医院胃外科,行*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医会减重代谢外科分会会长;入选年中国普外科领域学术影响力百强榜专家;《Chinesejournalofcancerresearch》编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