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颗心脏;
八只手可以各干各的事;
有缝儿就能钻,还可规划逃跑路线;
无脊椎动物中的智力最高者;
谈恋爱是靠“挖鼻孔”,繁殖后代后就自杀
……
下面要说的海洋生物,从长相到做事样样都不走寻常路。也许,你很喜欢吃章鱼小丸子和碳烤八爪鱼,但看完这篇文章后,很可能你会在这些本属于你的食物面前感到自卑。
以上说的就是章鱼,我们更喜欢叫它巴蛸(shao一声),也有人爱叫它八爪鱼。去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我的章鱼老师MyOctopusTeacher()》都颁给了它。
影片展示了人类前所未见的动物智慧。在与鲨鱼的争斗中,主角章鱼的一只触手被咬掉,再次遇到鲨鱼,她有了更多经验,用贝壳和石头保护自己,防止鲨鱼的撕咬,甚至骑到鲨鱼的背上,在新一轮的战斗上取得完胜。
有人说,如果人类灭绝后,另一种智慧生命崛起,那估计就是巴蛸的后代。
究竟有多聪明?
如果把巴蛸关进罐子里,它会自己从里面拧开。
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实验室的巴蛸,曾经因为饲养员喂的东西不新鲜,将其扔进了下水道,而且还是特意等饲养员转一圈回来,再扔的。扔之前,甚至还给饲养员看了一眼。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实验室的巴蛸,经常用水瞄准灯管喷射,导致实验室断电。最后它得逞,大家把它放了。
还有那只在南非世界杯上“成功预测”了德国队赛果的保罗!巴蛸是无脊椎动物中当之无愧的智力最高者!它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智商相当于猫或狗,甚至可以比得上低级灵长类动物。
如何成为高智商?
在衡量一个物种的智慧程度时,大脑的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常被作为参照。巴蛸的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是全体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的,甚至比某些脊椎动物还高。
这主要是因为巴蛸需要灵活控制自己的八条触手,所以必须多长点脑子。它的大脑形状也很特殊,呈环形,围绕着食管长了一圈。
巴蛸的高智商不仅仅靠大脑,它还会用手“思考”。与人类的四肢相比,巴蛸的触手要灵活得多,为了迅速完成更复杂的动作,它的每条触手上都有非常复杂的神经系统,可以自主活动。
试想,如果我们人类的手上也有自主控制的神经,那会怎么样?一手画画一手写字也不在话下。
啧,怎么感觉我还不如一只巴蛸……
拥有N多超能力
首先,巴蛸不但拥有和脊椎动物类似的闭管循环系统,而且有三颗心脏,一颗负责全身供血,两颗将血液运往鳃进行气体交换(类似哺乳动物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其次,它的眼睛不但像人眼一样可以变化焦距,而且还正确解锁了视神经的使用方式,不像人类一样在眼睛上还留有盲点。
此外,巴蛸的身体里没有骨头,如果被人类抓住后,有缝儿可钻,它多半会直接逃跑,它能够在大脑中规划出逃跑路线,并使用缩骨功钻入3厘米宽的缝隙。它可真称得上是逃生高手,为了避开猎食者的捕杀,除了运用拟态伪装术、断“腕”,还会用两足“走路”逃生。
巴蛸的血液还是蓝色的。它拥有的这些特性,都使得它的长相酷似外星人,找到一只不难看的巴蛸几乎不可能。
交配、繁殖也另类
“挖鼻孔”式交配。
其实,“鼻孔”这个词用得不太恰当。巴蛸没有鼻子,但它们头上长有被称为“虹吸管”的洞可以用来呼吸。
巴蛸腕足中有一条叫做“交接腕”,当接近雌性巴蛸时,雄性巴蛸便想用“交接腕”来插入它们的“虹吸管”的洞里。
自杀式繁殖。
为了抚养下一代,人类和大部分动物都会付出很多代价,但巴蛸却很极端,它们可以算是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
照顾自己第一胎宝宝是雌性巴蛸生前的最后一件事。当一只雌性巴蛸开始繁殖,产下自己的卵后,它就会停止捕食,并像母鸡一样把卵藏在自己的身体下,这让它在幼崽孵化之前就饿死了。
巴蛸VS鱿鱼VS墨鱼
巴蛸、鱿鱼、墨鱼这些名称你是不是都听过,却对不上号?为了让大家以后碰到它们能吃得更明白,我们来理顺一下。
巴蛸最好区分,因为它们只有八只触手,而鱿鱼和墨鱼是十只。
对于鱿鱼和墨鱼来说,则要注意二者的体型和骨头,鱿鱼体型一般较大,体内有一块塑料般平整透明的软骨;
而墨鱼体型一般较小,体内也有一块骨,是碳酸钙质的,一般不透明。此外两者的眼睛也有区别:鱿鱼的眼睛有圆形的瞳孔,而墨鱼的瞳孔是w形的。
--
巴蛸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还富含能延长人类寿命的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赶紧安排一下吧~
芥末章鱼
章鱼小丸子
参考资料:
[1]WeLens,《一只章鱼教会我们的》,-05-04
[2]生命科学教育,《章鱼竟然以自杀的方式繁殖?》,-01-06
[3]好奇心实验室,《章鱼,我愿称之为最聪明》,-11-25
[4]中国科普博览,《请在章鱼烧、墨鱼丸和轰炸大鱿鱼的陪同下阅读此文》,作者牟福朋,-09-02
动图来源:《我的章鱼老师》,导演:皮帕·埃尔利希、詹姆斯·里德,主演:摄影师克雷格·福斯特,年9月7日在Netflix平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