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二HP根治补救治疗 [复制链接]

1#

一般情况

姓名:玄X洙性别:男年龄:59岁婚姻:已婚民族:朝鲜族

职业:农民入院时间:年08月02日

主诉:间断上腹部不适20余年,加重伴消化不良、呃逆1周。

既往治疗史:自20年前既开始出现消化道症状,反复就医,长期间断服用PPI类药物(按需治疗),既往已经行HP根治治疗3次,均失败,第一次根治时间为年。

第1次方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铋剂,疗程10天。

第2次方案:兰索拉唑+四环素+甲硝唑+铋剂,疗程14天。

第3次方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疗程4天(因过敏反应,放弃)。

既往史:自20年前先后10余次行胃镜、病理学检查,反复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

个人史:饮酒30余年,每周饮酒3~4次,饮酒精量约30g/次。

入院查体:腹软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默非氏征阴性,未触及腹部包块。肝浊音界未见缩小,移动性浊音阴性,无振水音,肠鸣音4次/分。

本次入院前特点:因上呼吸道感染连续服用多种抗生素(包含先锋菌素类、喹诺酮类,具体不详)+NSAID类药物。

辅助检查:生化:ALT98U/L,AST65U/L,GGTU/L,胆红素正常,胆碱酯酶U/L,白蛋白31g/L;血尿便常规正常;

胃镜:霉菌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

病理:符合慢性消化性溃疡,部分肠化(溃疡周标本);

C14呼气试验:(+);

腹部彩超:脂肪肝。

治疗难点

前提:患者要求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

难点:1、本次入院合并霉菌性食管炎;

2、既往多次行HP根治治疗,均以失败告终;

3、本次入院前有服用过多种抗生素的情况;

4、合并肝损伤,药物的选择上存在困难;

5、长期饮酒患者,依从性存在疑问;

6、对于该患者是否应继续行HP根治。

文献回顾

1.周斌,刘宏.基因多态性于消化性疾病的关系.中国临床药学杂志[J],,13:-.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97-.

3.谢川,吕农华.Maastricht-Ⅴ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56(3):-.

4.崔春吉,金永日,裴凤郁.延边地区朝鲜族消化性溃疡的某些特点—附3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3(2):96-98.

5.胡伏莲.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和策略[J].中华医学杂志,,97(10).

6.马继征,冯硕,胡伏莲.分阶段综合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6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20-24.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意见

文献结论

*荆花胃康联合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补救疗法,与含铋四联疗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荆花胃康治疗18天,可以提高Hp根除率。

*对于不宜应用铋剂患者,延长荆花胃康疗程可以获得较好的根除率。

*荆花胃康联合铋剂四联补救疗法获得了超过90%的根除率。

治疗方案

1、调整饮食、戒酒,停用一切抗生素,暂仅给予PPI+粘膜保护剂(替普瑞酮),为期8周;

2、复查胃镜,证实霉菌性食管炎痊愈,消化性溃疡病灶呈S2期,停用一切药物8周;

3、复查C14呼气试验仍为阳性;开始第4次HP根治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雷贝拉唑10mgbidpo共14天

阿莫西林1.0gbidpo共10天

呋喃唑酮0.1gbidpo共10天

胶体果胶铋mgtidpo共14天

荆花胃康3粒tidpo共04周

4、-02-12复查C14试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