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将时间“冻结”,让运动器官实现高分辨率成像?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让患者摆脱无法配合憋气的困境,畅享自由呼吸的同时完成检查?
在今天的第13号参赛作品中,医院的莫本成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他使用的西家秘籍,不仅轻松实现了自由呼吸状态下食管的3D高分辨成像,更是完成了癌灶的分期诊断,让我们一睹为快:
作者:医院莫本成
扫描技术指导:李玲
稿件校对:高芳琴
设备型号:西门子3TSkyra
临床背景
食道癌是第六位常见癌症类型,在所有消化道病变中占5-7%,且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而不易在早期阶段被发现,5年生存率较低,仅为15%-25%。因此食管癌的早期检查和评估手段对病人的后续治疗及生存率非常重要。然而,由于食管位于纵隔后,常规MRI在成像会受到许多运动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呼吸、心跳、食管自身蠕动和胸腔内气体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磁场不均匀、图像模糊,进而影响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性。
病例信息
男,7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约一个月,临床食道镜活检确诊食道癌,进一步行MR检查以明确病灶范围。
影像图片
影像所见及诊断
影像所见:
1、T1StarVIBE_fs序列显示食管上段管壁增厚,病灶累及食道壁全层但未突破外膜层,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食道腔明显变窄,气管受压向前移位。T2_fs_sag于C2-C7椎体前方见异常高信号长条状肿块影,T1及T2横断位扫描见肿块位于食管内,呈类圆形,DWI(b=)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呈弥散受限表现。
2、相较于常规VIBE序列,StarVIBE序列由于其放射状K空间填充方式,能有效的降低呼吸、吞咽及血管搏动所带来的伪影,且分辨率更高,能清晰的显示病灶结构及侵犯程度。经MPR多平面重建显示病灶侵犯范围约2.0cm×2.6cm×3.5cm。
影像诊断
/p>
食管癌T3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患者于数日后进行了食管癌切除术)。
病例讨论
1、StarVIBE采用放射状K空间填充技术,K空间线在中心的重叠具有时间平均效应,能够有效降低了对运动和流动的敏感性。因此,相较于传统屏气VIBE序列,StarVIBE可在自由呼吸下进行扫描,病人容易配合;
2、高空间分辨率对于区分食管分层及病理分期至关重要。对于常规VIBE序列,更高的分辨率就意味着更长的屏气时间,这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但是,StarVIBE由于不受屏气的限制,能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及良好的组织对比,清晰的显示病灶结构及侵犯程度。
3、综上,StarVIBE不仅能够消除了诸多生理运动对成像造成的不利影响,易可实现高分辨成像,对于食管癌的诊断及精准分期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研究表明StarVIBE在食管癌分期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尤其在T1和T2期,其准确率约为83-86%(CT整体准确率为50-80%,超声内镜为72-85%)。
参考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