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www.bdfzkyy.com/来源:Insight数据库
作者:Insight数据库
7月22日,NMPA发布公告批准了乐普生物「普特利单抗」的上市申请(受理号:CXSS),用于既往接受一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由此,普特利单抗成为国内第10款PD-1单抗。
来自:NMPA
普特利单抗(研发代号:HX)是年乐普生物收购泰州翰中而获得的PD-1产品,属于差异化设计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IgG4的Fc引入了ST、VP、NA突变以延长半衰期。
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普特利单抗于年9月在国内首次获批临床,年1月首次公示临床试验,并于年7月首次申报上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受理号:CXSS2101)。而用于治疗MSI-H/dMMR实体瘤的上市申请于年10月递交,被纳入优先审评,并于今日获批。
来自:Insight数据库网页版
此项获批主要是基于一项多中心、开放、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影像学数据委员会(IRC)根据RECIST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
截至年12月4日,本研究共入组名经组织学确诊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且中心实验室确认为MSI-H/dMMR,患者接受本品mg静脉滴注,每3周给药一次(Q3W)。ITT人群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在ITT人群中,ORR为49.0%(95%CI:38.86%,59.20%),9例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既往三药(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亚组中,ORR为50.0%(95%CI:31.30%,68.70%)。
研究结果表明,普特利单抗单药治疗既往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MSI-H/dMMR晚期实体瘤患者安全有效,达到临床预期终点,患者能够从治疗中显著获益。该项临床研究结果于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首次公布。
除上述两项适应症外,据Insight数据库,普特利单抗正在拓展针对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多个瘤种的开发。当前已经启动了19项临床,进展最快的二线胃癌适应症已经处于3期注册临床阶段。此外,II期临床还涉及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普特利单抗国内开发进展甘特图
来自:Insight数据库网页版
PD-1单抗赛道内卷严重国内10款产品登场
目前虽然国内PD-(L)1领域拥堵已经众所周知,但后来者仍然络绎不绝,第10款PD-1的获批更是将这一竞争又抬到了空前白热化的境地。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年全球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为亿美元,预计年将达亿美元。而在国内,预计年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将达亿元,年则将增长至亿元。
年PD-(L)1全球市场规模已超亿美元。而国内也拥有着近亿元的市场。
从各产品表现来看,K药无疑是目前全球销售额最大的PD-1单抗。年K药销售额已高达.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百时美施贵宝Opdivo(纳武利尤单抗)年销售额也呈现增长态势,为7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
虽然K药、O药在国内的销售额数据并未有所披露,但根据此前有分析师推算,按照在全球比例换算,K药在国内的销售额保守估计约亿元,O药超60亿元。仅K药、O药这两款进口产品就已经占了国内超一半的市场。
当然,国产四大PD-1在国内也各有一席之地。年,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销售额约为41.41亿元,稳坐国产PD-1第一宝座;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表现也不错,销售额28亿元;百济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君实特瑞普利单抗年销售额分别约为16亿元以及4.1亿元。年国产四大PD-1差不多占了国内30%的市场。
来自:Insight整理
此外,还有正大天晴/康方生物派安普利单抗、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以及誉衡/药明生物赛帕利单抗等参与该赛道的竞争。而此次乐普生物普特利单抗的获批上市,且用于泛癌种的治疗,这无疑加剧了国内PD-(L)1市场的竞争程度。
出海之路,蔚然成风纷纷瞄准「鼻咽癌」市场
针对严重的内卷现象,也有更多企业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君实、康方、信达、百济等多家企业正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不过,出海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今年3月,信达信迪利单抗出海受阻,该药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BLA)收到FDA的完整回复函。
这封CRL的核心聚焦在两点上:单国家数据难以支持新药在美国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信迪利单抗需证明相较于现今NSCLC一线标准疗法K药具有临床意义。
这对国内药企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一线NSCLC,早有K药珠玉在前,申报之路更是困难重重,由此,更多企业将目光转移至鼻咽癌适应症。
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情况不同,鼻咽癌绝大多数发病在亚洲人群中,年中国鼻咽癌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50%,且当前在美国市场上的4个PD-1单抗均未覆盖这一适应症。因此,针对鼻咽癌进行申报的PD-1单抗可能符合监管灵活性要求,在FDA审评方面带来不同考量。
3款国产PD-1境外适应症布局对比
来自:Insight数据库网页版
君实:特瑞普利单抗
君实是国内最早宣布向FDA递交BLA申请的企业。在年3月,君实与海外合作方Coherus就已经向FDA滚动提交了针对鼻咽癌的BLA申请并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是国产PD-1中唯一获得优先审评的一家;9月份君实完成了资料滚动提交,正式获得受理,PDUFA日期在年4月。
不过5月初君实表示,FDA要求进行一项较容易完成的质控流程变更,且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履行受阻,无法完成现场核查,于是发出了CRL。目前,君实已经迅速完成了前置工作,于7月7日再次向FDA递交了BLA申请。
正大天晴/康方生物:派安普利单抗
君实之后,正大天晴/康方生物在年5月也向FDA递交了PD-1派安普利单抗BLA申请,并入选RTOR计划,根据企业新闻稿,RTOR审评速度有望快于优先审评。
派安普利单抗向FDA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三线鼻咽癌,与君实一致。这项适应症在年8月也在国内申报上市,当前仍在审评中。在中国的注册临床试验纳入患者为中国群体,不过也曾在澳洲开展I期临床。
ESMO最新数据显示,派安普利治疗二线以上化疗后疾病进展的鼻咽癌的II期临床研究共有名患者入组,名符合免疫相关反应标准(IRRC)评估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29.7%,1例达到完全缓解(CR);疾病控制率(DCR)达49.5%。截至年2月3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IRRC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3.6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18.63个月。
安全性方面,该临床研究三级以上的治疗关联不良反应率仅为8.5%。
派安普利单抗鼻咽癌领域临床试验结果
来自:Insight数据库网页版
诺华/百济:替雷利珠单抗
近期动态最多的PD-1单抗或许就是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了。百济与合作伙伴诺华去年9月宣布PD-1替雷利珠单抗针对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二线(2L)治疗的BLA申请获FDA受理。不过,上周,百济宣布,审评日期将延迟。
近日,据诺华透露的消息,诺华/百济已取消了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递交NSCLC上市申请计划,将在下半年递交一线治疗鼻咽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由此,替雷利珠单抗也加入了鼻咽癌国际市场的竞争。
暂未在海外申报上市的PD-1单抗中,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和誉衡/药明生物的赛帕利单抗也潜力选手。前者在5月份已经宣布完成了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即将向FDA递交上市申请;后者则背靠强力搭档,在美国的开发与商业化由吉利德/Arcus两家公司共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