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症比较常见,也更容易被忽视。对于婴幼儿来说,大多数胃食管反流病症是生理性的,表现为呕吐,伴随着年龄的生长,体重的增加,症状消失。但在婴幼儿呕吐伴随夜间咳嗽、哭闹,体重不增等症状下,要考虑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病。婴幼儿病理性反流会造成幼儿发育不良、难治性哮喘甚至呼吸暂停等比较严重的后果,医务工作者及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特点
?
发病更早
受幼儿解剖生理因素影响,儿童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更早。因为幼儿的胃呈水平位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胃食管结合部——贲门区域发育不良的先天因素,导致贲门括约肌松弛,进而引发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更早发病。例如,常见的幼儿溢乳症状,很多孩子喝完奶以后不能平躺,一旦躺下就开始反奶,所以,建议在给幼儿喂奶后,建议家长能竖抱孩子,轻拍背部,俗称“拍嗝”,以减轻幼儿胃部压力,防止溢乳情况发生,利于孩子成长。
?
具有隐蔽性
因为幼儿不会说话,或者出现问题也不会表达身体的不适症状,所以,幼儿的胃食管犯病疾病具有隐蔽性。有些孩子吃完奶后因为反流,会难受,就会烦躁哭闹,大人通常不会意识到是否会有反流症状影响孩子。也有些大一点的2、3岁的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吃完东西反流上来,他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他可能把这些反流的食物吐出来,或者又直接给吞进去,一般大人会觉得是因为孩子调皮好玩,不会观察出异常情况。所以,幼儿胃食管疾病发病比较隐蔽,需要家长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吃饭情况。
?
症状不典型
与成年人“反酸”“烧心”的典型症状不同的是,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以“咳嗽”“哮喘”等不典型症状更为常见。因为幼儿气管及支气管对刺激更为敏感,当有反流物被吸入到呼吸道更容易导致呛咳,发生哮喘,严重甚至出现喉痉挛症状;也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中,会有很多患儿会常以感冒咳嗽、肺部感染而入院诊治,随着深入病史调查和辅助检查,这类孩子有胃食管反流情况发生。在此提示,如果患儿在夜间经常有不明原因的咳嗽,要考虑反流物在食管蓄积,一旦蓄积增多,反流入咽喉,会引起患儿剧烈咳嗽,甚至喉痉挛表现。喉痉挛常表现像猴鸣一样的声音,也像鸡打鸣一样的声音,即可考虑为儿童胃食管反流病。
提示:因为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疾病具有以上特点,从而导致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更不容易被发现,尤其是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病对幼儿生长危害更大,所以,我们对于幼儿的反流观察、诊治应该更加细心、全面、系统。对于已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的婴幼儿,饮食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改善呕吐症状;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头略高的体位;可以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及止酸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应经过专科医生详细诊治后,遵医嘱执行。
火箭*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
科室介绍
火箭*特色医学中心(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汪忠镐教授创建于年4月29日,并被批准为“第二炮兵胃食管反流病研究中心”,也是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专病治疗中心”,年更名为“胃食管外科”,成为全国首家单病种科室。科室拥有国内首台(亚洲第二台)美国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仪,中国第一台MER—G射频控温热凝器,日本电子胃镜及图文系统、荷兰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仪、咽喉反流监测仪、丹麦胃食管动力检测仪和配套的重症监护仪器等先见的医疗设备,可行胃肠动态pH监测、食管括约肌压力测定及胃镜等检查,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救治能力。
现任学科带头人吴继敏主任为*队高端科技人才,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和*队人才岗位津贴,完成余例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余例内镜下治疗,针对胃食管反流,已形成内外科相结合的一整套综合治疗模式。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先后主办国际、国内及北京地区专业学术会议30余次,发表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文章余篇,获得*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火箭*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目前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家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病治疗和研究中心,以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和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为治疗特色,结合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并集合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胃肠外科、胸外科、五官科等相关临床科室的优秀人才,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科室最早将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应用于反流相关性呼吸疾病手术治疗,如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喉疾患、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的治疗,还开展以贲门为中心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疾病的微创治疗,如贲门失弛缓症、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淤积症、贲门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后顽固性反流等的腹腔镜微创治疗,并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治疗流程,推动学科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END
如果您也喜欢本文,请转发到朋友圈,如果您对本文有不同看法,或者如果您还想知道更多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