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切勿自行评估病情,反流性食管炎必须辨证治 [复制链接]

1#

年5月,患者李某因为反酸、烧心。自诉3年前因为食用大量甘薯后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进食后加重。

但患者未进行正规的检查和治疗,每次发病均自行饮用苏打水后症状可缓解。3年来患者间断出现反酸、烧心。1周前患者因为与家人发生争吵后反酸、烧心加重,发生频率增加,故行胃镜检查。

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LA-B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李某所患的是明确的反流性食管炎,也就是中医上的吐酸病,故当时治以辛开苦降,降逆和胃。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半夏10g,*芩10g,*连8g,干姜10g,郁金18g,枳壳30g,厚朴30g,炒白术30g,合欢花30g,生姜6片,大枣3枚。

西医治疗予以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抑酸治疗。

经过药物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偶有反酸、烧心,无嗳气,大便日行1次,质尚成形、色*,舌质红,苔白,脉虚弱。

李某发病3年余,一直未予系统检查及正规治疗。来诊时,考虑患者病史较长,近期出现症状加重,首先需要排除消化道肿瘤。

“先明确诊断,再对症下药”,故建议并说服患者行胃镜检查。胃镜结果示反流性食管炎(LA-B级)。

虽然胃镜中显示食管黏膜的损伤为B级,轻中度的,但患者反酸、烧心症状严重,这就是之前所说的症状与镜下表现不成正比。所以,患者千万不要根据症状自行评估病情。

通过这一病例,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行相关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这对于后续的治疗及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诊断不明就随便用药。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西医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是其有停药后复发率高的缺点。所以,会经常加以中药汤剂干预治疗,减少其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本患者,因饮食不节后损伤脾胃,“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脾胃亏虚,气机升降失调后,胃气该降反升,脾气该升反降,致胃气上逆后出现反酸、烧心,加之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加重症状,故拟疏肝理气、和胃健脾、寒热并调之剂,疗效甚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