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山东省年中国医师节“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主题庆祝大会在济南召开。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袭燕出席庆祝大会并致辞,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向全省广大医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长民,省委网信办副主任李宗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秦成勇,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牟善勇,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修滋,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林修功,省医学会会长包文辉,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省医师协会会长孙洪军,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医院(医院)党委书记王海波等领导出席庆祝大会。
大会公布了第三届“医师楷模”、年“山东好医生”、年“山东省优秀科主任”获评人员名单。其中,医院(医院)眩晕疾病科主任、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主任张道宫荣获“山东好医生”、医院(医院)侧颅底外科主任韩月臣荣获“山东省优秀科主任”、医院胸外科主任胡风标荣获“山东省优秀医师”的光荣称号。
医院(医院)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使命引领,牢记“一切为了群众健康”的初心和使命。以张道宫、韩月臣、胡风标等为代表的医学菁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他们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努力推动卫生健康体系高质量发展,促进山东健康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健康山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道宫,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
医院眩晕疾病科主任、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
全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年度卫生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先锋
山东省卫计委-全省改善医疗服务示范个人
年度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山东)活动“青年创新奖”
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
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
中国医师节“山东好医生”
张道宫,坚守党员初心、医者使命,钻研业务、开拓技术、培养人才、扩大交流,带领医院眩晕疾病科、山东省眩晕病防治中心在规模、水平和影响力方面均实现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之一。他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在他身上不止有医术之精妙,还有医德之美好。这样的医者,值得尊敬;这样的事业,令人动容。
白大褂里装着有趣的灵魂:医德美好,令人动容
创立国内首家眩晕疾病专科,开创全国最大的眩晕病房,开放病床49张,年诊治眩晕患者余例,年住院患者例,年眩晕外科手术台……一连串全国领先的数字,医院综合实力的迅猛发展,凝结着张道宫和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心血汗水。
自年博士毕业工作以来,他一直投身耳鼻喉科眩晕疾病的诊治事业,诊治眩晕患者20万余例,有效率达98%以上。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全国各地的许多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
加号,是张道宫诊室的常态。他的原则是:外地病人,必须加;病情严重的病人,必须加。他常说,“对于很多有眩晕疾病的患者来说,这里是带给他们治愈希望的最后一站。外地人来看病不容易,早一天看完病就少花一天的钱;早一天治疗,就少一天的痛苦。看到患者远离疾病侵扰,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位“一号难求”的顶流专家总是想多看几个病人,从不忍心把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拒之门外。
看完门诊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到病房查看病人,商讨治疗方案、解答患者疑问。除了临床工作外,他还坚持抽出时间从事临床和基础的科研工作,希望可以找到更多方式方法,让患者远离“天昏地暗”。
如今,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和“上班时天未亮、下班时夜已黑”的忘我付出,已经成为张道宫的行医常态。
无影灯下闪耀大白的光芒:医术精妙,值得尊敬
近年来,作为眩晕疾病科的学科带头人,张道宫拥有多项国内首创及领先的防治技术,参与制定多项中国眩晕疾病诊治指南,开启了令全球业界人士为之侧目的艰苦攀登:
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半规管阻塞术联合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连续三届在国际Barany协会的年会上担任大会主持、并做典型发言;在国内率先提出“前庭下神经炎”这一新的疾病亚型;提出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的新的诊断客观指标;在国内则率先开展内耳造影技术;其主导的半规管阻塞手术已写入中国梅尼埃病诊治指南。
已完成三个半规管阻塞手术治疗梅尼埃病余例(为国际上开展最多),眩晕控制率达98%,相关文章在国际眩晕领域著名期刊(JVestibRes)发表。
韩月臣,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
医院耳神经侧颅底外科主任、耳鼻喉第一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优秀教师
山东省省直机关工委-年度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
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年度“责任耀齐鲁”年度盛典责任医者
国家卫健委-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
中国医师节“山东省优秀科主任”
韩月臣,从事耳外科临床工作26年,具备处理本专业复杂疑难疾病的能力,尤其在代表耳外科手术水平的侧颅底手术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累计完成各种耳外科手术近万台,其中高难度侧颅底及耳神经外科手术余台,是国内少数可以独立完成该领域高难手术的中青年专家。多次应邀在全国耳鼻喉学术会,全国耳科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作大会专题讲座,主持,手术示教和解剖现场直播,并赴新疆,广东等十余个省市进行指导和示教,并多次应邀参加Polizer年会,EASO学术会等国际学术会,担任会议主持和发言。
担任耳神经侧颅底外科科主任以来,带领专业快速发展,在国内较早建立了侧颅底外科MDT团队,年获国家卫健委-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表彰。科室管理规范,重视团队建设,一批年轻医师脱颖而出。科室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临床特色精品专科。
科室承担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及留学生带教工作,并获山东大学齐鲁医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持省科技攻关计划和省自然基金各1项,参与国自然基金2项。发表SCI等高水平论著20余篇;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
同时担任耳鼻喉一支部书记,曾荣获“两学一做”模范党支部,多次被评为模范党支部书记,并于年获山东省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胡风标,男,汉族,中共党员,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腔镜与微创技术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协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腔镜委员会胸外腔镜协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肺结节学组成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山东省第一届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第一届光动力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多年从医生涯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医术精湛,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年参加济南军区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荣获联合国维和勋章和嘉奖。在山东省较早开展胸腔镜手术,熟练开展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经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年5月13日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荣立三等功。年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0多天,被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医院先进文化,把科室建成一个风清气正的团队。开展全腔镜食管癌切除为主的快速康复,提高肺小结节精准治疗水平应用3D-CTBA成像技术指导肺段切除术,开展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行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手术量增长明显、医护服务细致了、患者就医体验好了、病人满意度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