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unchdrunk的演出中,戴上面具的观众被塑造为无名的、被动的“幽灵”,一个缺席的存在,同时也使他们能够接近表演者,分享同一个表演空间的秘密。
看Punchdrunk的演出,就是在其创造的思想、美学、语境和实践里创造属于个人的旅程。
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说在前面
年12月的一个傍晚,我打车到了北京西路号的麦金侬酒店。那是我来上海的第二个月,我打算见识一下闻名已久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排队入场的时候,我旁边的女观众穿着镶满亮片的纱裙,正在手舞足蹈地和同行的伙伴介绍自己的观剧经验。
“这是我这个月第三次来看剧了!”
“我进门就去看X(某男演员的名字),上次感觉他已经认出我了......”
我至今对她的话记忆犹新,一是因为对比之下,我对自己朴素的通勤打扮感到羞愧,二是因为我第一次近距离听人口述创新表演艺术带来的感染力。进入酒店之后,我俩很快就被冲散了。虽然行前在网上做了大量的功课,我还是有点迷失在错综复杂的布景里,我也最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女生,也没有认出她喜欢的男演员。但我想,穿着一身黑的像一个真正的幽灵的我,和穿着纱裙和演员一样发亮的她一定都有自己独特的不眠之夜。
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序幕打开
年,戏剧专业的FelixBarrett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毕业,这个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并不想加入任何一个成熟的剧院,因为那对于他来说只是“在已有的东西上做小小的进步,而不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上学期间,Barrett曾经酝酿过一个“让观众近距离观看表演”的想法,他希望可以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于是他召集了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并共同成立了Punchdrunk。
FelixBarrett,Punchdrunk创始人、艺术总监
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Punchdrunk常用来形容拳击手经历一场苦战之后的状态,Barrett想让观众在剧院也可以体会到这种感官爆炸的“超负荷”体验。这种体验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演出结束后的更长的时间维度里继续给观众带去共鸣,并建立感官和记忆的联结。
剧团成立的第一年就立马推出了四部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的实验性作品,如此快速的制作是因为,团队认为创作伊始不需要无止尽的讨论,只需要快速的实践。团队的第一部作品改编自导演GeorgBuchner的剧本《沃伊采克Woyzeck》()。这部戏的特点是,因为原稿尚未完成,后人并不清楚场景的次序安排,但这却给Barrett构思的实现提供了绝佳的契机。Barrett在一个废弃的军营里排演了《沃伊采克Woyzeck》,他将场景分散到军营的各个位置,观众可以到处走动观看演出。
在后续的三部作品里,Punchdrunk做了更多独创性的尝试,例如让观众带上面具成为演出中的“幽灵”、通过干预来模糊真实和想象世界(《樱桃园》表演中间,团队曾安排演员向身边的观众要钱)、一对一的迷你项目(《TheMoonSlave》)等等。
樱桃园TheCherryOrchard,
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Punchdrunk将自己的工作风格定义为“与场景的共情”(site-sympathetic),因为团队往往根据演出空间所在的建筑、布局和氛围进行创作,有时是在一个仓库,有时是在一个老酒店,有时是在一片幽暗的森林。出于实验的目的,一些演出的设计根本不具备大规模卖票的能力,团队成员几乎都处于贴钱排戏的状态。
“那时候我白天在一家咖啡店工作,晚上在餐厅工作,然后在大学里做一些照明和技术方面的兼职,我们花了5天时间制作并排练了《月亮奴隶》,然后用了一个晚上来表演。所幸的是,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所以最后这出戏只花了我们英镑。我还很幸运地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他们把车借给我作为道具。”
——FelixBarrett
渐入佳境
接下来的一年,Punchdrunk没有停下实验的脚步,继续尝试将这种交互式的体验带给更多的观众。2年,Barrett决定回到伦敦,在伦敦他认识了更多品味相同、抱负相同的朋友,并一一将其纳为创意团队的核心成员。也是在伦敦的项目开展过程中,Barrett意识到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原先那种通过说台词来表现的方式不再有效了,他需要一种物理语言来更有效地传递故事和情绪,很快舞蹈被引入了Punchdrunk的作品里,从而发展出其最知名的品牌《不眠之夜SleepNoMore》。
《不眠之夜SleepNoMore》第一次演出时,仍属于行为艺术的范畴,表演的大楼里没有暖气,主创们整晚担心警察的到来。但条件的恶劣并没有限制呈现效果,反而激起一股纯粹、生猛的力量。很快该作品吸引了一些戏剧专业的学生前来学习,由Punchdrunk创造的沉浸式表演逐渐开始影响传统教学和艺术实践的形式。
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Punchdrunk的早期作品一般都是利用烛光照明,后来出于健康和安全考虑,团队在场景布置里加入了少许灯光。慎用灯光是为了鼓励观众放慢脚步,充分探索表演空间。这种风格受到爱德华戈登克雷格导演作品的影响,他提出灯光除了创造具象的状态,也可以编排和引导情绪。
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Punchdrunk的布景都使用真实材料,并带有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每个元素都和角色和整体叙事有关,观众可以自由地触摸和探索道具(例如打开抽屉中的信件),与故事有关的气味也会被布置在表演空间中。
此后,借由快节奏的实践,公司的制作过程、运营模式和规模都进一步成熟,并陆续推出了《浮士德Faust》、《红死魔的面具TheMasqueoftheRedDeath》等几部票房可观的作品,团队成员也终于得以用创作养活自己。
红死魔的面具图片版权属于Punchdrunk
8年,Punchdrunk在伦敦设立了第一个办公室,并开发了一套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表演需求。当Barrett召集董事会成员的时候,他自己也大吃一惊,因为在座的竟全是戏剧专业人士,没有人知道怎么把一个剧院当作一个企业来运营。
为了不因管理问题而错失团队的任何一个好想法,Barrett提出了“扩张和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并着手招募更多人才来组建合理的公司结构。此外,随着团队得到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