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周二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同花顺财经
TUhjnbcbe - 2025/7/16 11: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http://www.jk100f.com/

盐津铺子():新品放量渠道优化年报业绩超预期

类别:公司机构: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文倩日期:-03-09

事件:

公司发布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26.34%;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81.58%。其中,Q4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8.26%;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28%。

烘焙类助力营收高增长,全国化步伐加速:

公司建立全品类产品体系,加快新品推出,年烘焙品类培育期结束开始放量,实现营收4.10亿元,同比增长90.26%,占比大幅提升至29.3%;毛利率提升5.10pct至38.86%,拉高公司盈利能力。咸味小吃类中,休闲豆制品-鱼糜类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26.86%,占比14.26%;休闲豆制品-豆干类实现营收1.93亿元,同比减少7.95%,占比降低至13.82%。公司区域扩张加速,年维持“湘、赣、粤、滇、桂、黔”根据地市场稳健增长:华中地区实现营收6.41亿元(占比45.82%),同增20.97%;华南地区实现营收3.16亿元(占比22.60%),同增4.46%。“川、渝、鄂”等市场增长强劲,未来将打造为第二根据地市场:华东地区实现营收2.26亿元(占比16.13%),同增79.47%;西南地区实现营收1.37亿元(占比9.80%),同增.48%。

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管控稳定: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受益烘焙起量毛利率改善。年公司实现毛利率42.87%,同比上升3.74pct;实现净利率9.12%,同比上升2.69pct。期间费用率33.96%,同比上升0.12pct,维持稳定状态,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4.57%/8.43%,较同期下降1.41/上升1.2pct。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主要是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年度经营现金流量大于净利润,归因于公司规模扩张带来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以及供应商货款结算账期影响。

烘焙发力渠道调整,公司成长有持续性:

公司重视新品研发,年陆续推出系列烘焙新品,“纯蛋糕”等短保爆款成为线上销售领先单品,烘焙品类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培育的每日坚果、辣条等产品将次序放量,业绩增长有持续性。公司进行渠道战略调整,在过往“直营商超主导、经销跟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直营商超树标杆、经销商渠道全面拓展,新零售跟进覆盖”的新理念。本地经销渠道进一步拓展,从而更好的填补商超类高端渠道外的市场份额。终端双岛模式在KA渠道扩张顺利,看好公司的全国化发展。年电商渠道也将重回增长轨道,逐步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补的营销格局。

财务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年实现归母净利1.84/2.57/3.55亿元,同比增长43.5%/40.0%/38.0%,对应EPS为1.43/2.00/2.77元。当前股价对应~年的PE为35.7/25.5/18.4倍,公司烘焙新品放量,渠道调整成效卓著,看好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食品安全等。

深南电路():内资PCB领导者双引擎发力迎来高速成长

类别:公司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世杰/程雅琪日期:-03-08

深南电路是内资通信板领导者。公司专注于电子互联领域,拥有PCB、封装基板及电子装联三项业务,形成了“3-In-One”业务格局。根据Prismark的数据,年度公司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球PCB厂商12名。

按照产品形态去拆分营收,PCB业务贡占比74%,电子装联占营比12%,封装基板占比10%。按照下游去拆分应收,通讯领域占比超过60%。

5G基站叠加数据中心建设,高频高速PCB需求旺盛。5G基站结构变化,MassiveMIMO的引入会增加PCB的使用面积;5G信号高频化和阐述数据量的提升会增加对高频高速PCB的需求。云计算的快速增长带动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服务器的放量,利好服务器用高速PCB。

卡位最佳赛道,产能释放弹性大。通讯和服务/存储是未来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是对高多层PCB需求最旺盛的下游领域。公司掌握高多层PCB的核心工艺,并且在通讯领域积攒多年经验,具备优质的下游客户。数通二期规划了58万平方米的高速高密度多层PCB年产能,有望为公司成长提供动力。

IC载板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具备先发优势。政府对于集成电路的扶持力度加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公司也在逐步崛起;在集成电路产业逐步向国内转移的驱动下,IC载板国产替代趋势明确。公司年率先进入IC封装领域,已成为日月光、安靠科技、长电科技等全球领先封测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在部分细分市场上拥有领先的竞争优势。随着无锡封装厂产能逐步释放,预计IC载板业务将成为公司长期成长引擎。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在通信板的领导地位以及在IC载板的前瞻布局。公司PCB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5G基站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公司IC载板业务有望充分享受半导体国产化的红利。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年、年的营业收入为.82和.7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5.31和6.52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2.95和34.9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安井食品():新品表现亮眼叠加提价带动Q4增长超预期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谢宁铃/李泽楠日期:-03-08

收入持续增长,控费效果显著:公司实现营收52.67亿元/+23.66%,归母净利3.73亿元/+38.14%,扣非净利3.35亿/+38.1%,基本每股收益1.67元。分季度看,Q4营收17.74亿元/+34.51%,归母净利1.35亿元/+89.41%。Q4增长提速超预期。

Q4毛利率预计同比有所提升,全年净利率7.08%/+0.73pct,Q4净利率7.61%/+2.0pct。毛利率提升主要因:1)新产品毛利率较高,销售占比提升致整体毛利率提升。2)整体提价带动毛利率上涨。季度费用率预计同比下降,主要因产能扩大后规模效应下整体费用率下降。

非洲猪瘟影响消化,肉制品恢复增长:Q4高增长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因素:1)为应对猪瘟影响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自9月起三次提价,综合提价8%左右,提价之后动销基本未受影响。2)大单品放量,新品表现亮眼,原有次新品蛋饺等产品保持高增长,8-9月投放市场的锁鲜装全渠道投放表现超预期。3)春季提前导致经销商12月提前备货,12月销量大幅提升。

疫情之下,看好龙头公司长期竞争优势:受当前疫情影响,B端渠道餐饮需求影响严重,但C端渠道需求大幅增长,各地工厂持续复工,公司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布局,提高面点等品类产能以应对疫情。

猪瘟事件已证明公司管理团队具有优秀调整能力,疫情对行业内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冲击影响将更为深远,有望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叠加公司今年产能持续释放(预计20%+),看好公司在速冻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带来的高成长。

短期扰动无碍长期优势,继续看好公司未来

综合考虑公司新品销售优异情况,短期疫情虽有扰动但未来龙头效应叠加产能释放带来的长期效益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我们上调19、21年EPS为1.62、2.51元,下调20年EPS为1.7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成本上涨,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

 三峡水利():长电入渝降成本、四网融合迎扩张电网改革龙头腾飞可期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博日期:-03-08

背景:电改浪潮起+重庆排头兵,三峡集团主导打造发配售电一体化是顺势而为:1)电改9号文及配套政策密集出台后,配电网环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售电环节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成为最大亮点,目前除了国网和南网的存量配电网之外,地方存量和增量配电网有望成为电改推进的突破口。2)重庆由于自发电难以满足用电量需求使得外购电占比持续增长、电价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原因,作为首批售电侧改革试点,本身存在电改诉求。3)在电改浪潮起、重庆作为排头兵的形势下,三峡集团作为拥有最优质发电资产的能源集团,乌、白电站将投产+降低弃水率目标,从单纯发电环节逐步向发配售电一体化平台转型势在必行。

布局:“四网融合”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解读,过程虽有曲折但光明前景可期:重庆市电网系统主要由国家电网和三峡水利、聚龙电力、乌江电力等地方电网公司共同组成,年3月,公司公告修改后的资产重组方案(增加了强化业绩承诺安排和股东保障条款),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联合能源88.41%和长兴电力%股权,如果能顺利完成,公司将整合并统一管理重庆市现存的三张存量地方电网和两江新区增量配网,供电范围扩大为覆盖重庆多个区县。由于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是公司以国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整合重庆地方电网资源,突破公司电力业务发展瓶颈,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因此预计该项工作有望顺利推进。

兑现:短期三峡电入渝降成本、长期整合地方配电网资产,打造电改龙头可期:四网融合后,1)短期来看,假设三峡电站入渝电量可完全替代目前三峡电网外购电量(年为73.65亿度),则外购电成本将下降31.03%、毛利相比三峡电入渝前增加77.81%、毛利率提升18.85个百分点。2)中期来看:预计到年三峡电网售电量为.19亿千瓦时,乌、白电站投产后,收入规模相比四网融合初期增长80.84%、毛利增长85.37%;毛利率为44.15%,提升1.08个百分点。3)长期来看:假设到年地方电网售电量占比为23.74%(对应售电量2.79万亿千瓦时),且公司立足重庆、逐步向全国范围内扩张,通过收购、新建、共建等方式整合更多地方存量和增量配电网资产,在地方售电量总额中占比达到10%,则对应售电量规模将达到0.28万亿千瓦时,相比四网融合初期(95.77亿千瓦时)增长28.13倍、相比四网融合中期(.19亿千瓦时)增长15.11倍。届时,“三峡电网”有望成为除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之外,具备发配售电一体化及综合能源服务提供能力的“第三张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年备考EPS分别为0.44、0.68、0.72元,对应PE分别为22、14、13倍,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使得终端工业用电需求减弱、发电小时数不达预期、上网电价受到政策影响持续下降、公司资产重组进程不达预期等。

上汽集团():受疫情影响2月产销大幅下滑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细里日期:-03-08

公告要点

3月7日上汽集团公告2月份产销数据。2月集团整体产量辆,同比-90.2%,其中上汽自主产量辆,同比-87.8%,上汽大众产量辆,同比-91.7%,上汽通用产量辆,同比-93.5%,上汽通用五菱产量辆,同比-94.5%。2月集团整体销量辆,同比-86.9%,其中上汽自主产量辆,同比-80.1%,上汽大众产量00辆,同比-91%,上汽通用产量辆,同比-92.2%,上汽通用五菱产量辆,同比-88.1%。

受疫情影响产销两端大幅下滑

年2月份新冠疫情全国性爆发,导致企业复工推迟,4S店正常营业时间推迟,居民汽车消费压制,上汽集团2月份产销各主要子公司均呈现下滑幅度超过80%以上,基本符合预期。2月份最终产/销数据分别约占过去12个月均产/销的7%/10%。

具备充足的稳定汽车消费政策来对冲疫情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

1)疫情的综合影响测算:我们预计年乘用车产量/批发/零售分别减少43/71/77万辆(有疫情情景减无疫情情景)。无疫情情景下,年乘用车产量/批发/零售同比分别为+3.2%/3.4%/4.8%。有疫情情景下,年乘用车产量/批发/零售同比分别为-2%/-3.2%/-3.6%。时间轴上分布,2月影响最大,3-4月份影响逐步减弱,Q3-Q4将有望部分弥补H1的产销不足。2)可能出台5种刺激政策拉动测算:①购置税优惠政策拉动最为明显(+5.6%,+万辆),②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次之(+4%,+82万辆),③增加传统车限购指标(+2.19%,+45万辆),④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1.46%,+30万辆),⑤国六标准推迟实施(缓解产业链资金和成本压力为主)。展望上汽集团,3-4月份产销受疫情影响程度有望逐步减弱。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稳定汽车消费基调已定,落地措施可期,或对冲疫情影响。-年我们依然维持景气复苏的判断,预计到年乘用车销量有望恢复至近年水平(复合增速约4%)。上汽集团作为行业龙头,有望跟随行业迎来周期复苏。我们预计-年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对应ESP为2.20/2.24/2.38元,对应PE为10.44/10.25/9.64倍。行业且公司均处于周期底部,且估值处于较低位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进展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中国太保():全面推进转型2.0看好长期价值增长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胡翔/朱洁羽日期:-03-08

人身险行业步入转型期,市场前景广阔。1)我国长期仍有保费增长空间。我国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保险渗透低,且保费增速停滞时一般已经处在经济足够发达的阶段,我国目前仍能保持6%的GDP增速能够支撑未来较长时间的保费增长空间。2)健康险将成为寿险保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年我国健康险保费复合增速达34.3%,远高于寿险(13.2%)和意外险(18.2%);老龄化加剧+商业健康险覆盖明显不足引起居民健康管理需求提升,预期未来健康险需求将逐步释放。3)政策频发,监管引导人身险行业逐渐由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转型。其中,中国太保积极调整战略方向,在转型1.0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转型2.0,聚焦发展长期保障型业务及提升代理人产能,契合行业发展趋势,将在监管环境、销售环境和投资环境等的变化中保持稳定增长。

坚定推进寿险转型,长期价值增长可期。随着寿险市场的逐步成熟、客户需求升级以及监管趋严,寿险行业正处于转型拐点,将步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新周期。公司顺应市场需求,全面推进转型2.0,努力成为新周期转型标杆:1)聚焦价值:公司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年至今首年年化保费年复合增长率达26%,保费占比提升至49%,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聚焦健康保障需求,H实现长期健康险增速56%,领先同业,此外,公司拓展健康服务网络,打造“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2)聚焦队伍:公司实施队伍分层画像与精细管理,着力打造三支关键队伍,做大核心人力,推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月绩优人力、健康人力均保持稳定增长,人均产能继续提升,人均新业务价值三年复合增长率8.2%,推动代理人渠道由规模驱动向产能驱动转型。3)聚焦赋能:科技赋能代理人培训,通过场景化演练、AI虚拟技术等进行千人千面针对性培训,支持代理人展业;科技赋能“太保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价值。

股东回报优异投资端稳健,长期吸引力凸显。1)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强,近十年分红比例达45%(基于归母净利润,算术平均值),远超上市同业;未来公司分红或将逐步转向以营运利润为基础,预计分红比例将保持高位稳定。在国债收益率下行趋势下,分红稳定的高股息股票将成为市场稀缺性资产,长期吸引力显著。2)高分红率也使得公司在投资端更加注重稳健。公司固收类资产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股票和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居上市同业最低位;投资收益中利息收入的比重最高,H占比达到81.8%;稳健的投资风格和较高的固收占比使得太保的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小,近年来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保持在5%左右,波动低于同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重视长期价值增长,坚定推进寿险业务转型,未来随着寿险行业转型价值导向、健康险需求逐渐凸显,公司利润有望保持高增长。预计公司、、年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7%、3.4%、13.5%,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分别为、、亿元,目前A股估值0.76倍P/EV,港股估值0.53倍PEV,港股折价率31%。,配置价值显著。

风险提示:1)转型难度超预期,新单大幅下滑;2)长端利率下行超预期;3)GDR发行压制股价。

美诺华():“CMO(CDMO)+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驱动下迈入快速成长期

类别:公司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朱国广日期:-03-08

推荐逻辑:公司致力于构建特色原料药综合服务平台(CMO/CDMO),通过与战略客户合作打开下游市场,并拓展至更多客户;公司主营特色原料药收入比例80%以上出口海外主流规范市场,受疫情在全球蔓延、印度限制部分原料药出口及国内环保趋严背景下,原料药价格上涨很可能为长期趋势;“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预计年内普瑞巴林、培哚普利制剂有望在国内获批,渐入收获期;预计公司-年业绩复合增速达42.1%,对应-年估值分别为23和17倍,与类比公司30余倍PE估值相比,其被显著低估。

借力综合性原料药服务平台优势,业务有望拓展至更多客户,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通过战略客户培育、原料药服务需求定制等模式合作,持续优化和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年6月27日,公司引入先声制药作为全资子公司宣城美诺华的新增股东,先声制药以现金方式向宣城美诺华增资1.1亿元,获得其49%股权,先声制药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和11.2亿元,目前拥有50多个上市品种,是国内拥有产品较多的综合制药企业之一。

先声制药也是国内较早投研发的创新药企,每年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8~10%,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发管线,随着与先声制药的深入合作,公司有望扩展至CMO/CDMO领域。此外,随着公司综合性原料药服务平台构建完成,且公司客户包括海外众多大药企,未来有望加深更多战略性客户培育与合作。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年多个制剂有望获批进入收获期。原料药业务方面,公司品种丰富,产品质量优质,与战略客户关系稳定,目前已形成较高的竞争壁垒,公司的部分原料药产品在全球尤其欧洲地区市占率处于前列。1)产品管线丰厚:公司产品管线聚焦慢病领域,在心血管领域有较为深度和广度的布局,产品管线涉及降压、降脂、抗血栓,此外公司还布局了糖尿病、神经系统领域,如维格列汀、达格列净等多个新型降糖药品种,公司产品管线不断丰富;2)下游制剂拓展方面:公司制剂战略主要围绕“技术转移+自主申报+国内MAH合作”等方式进行,制剂产品线不断丰富,形成了深厚的产品组合,尤其在慢病领域的产品组合丰富,预计普瑞巴林、培哚普利制剂有望即将在国内获批,年制剂业务将迎来业绩拐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年EPS分别为0.90元、1.29元、1.81元,对应PE分别为33倍、23倍和17倍。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构建原料药综合服务平台协同快速发展,可比公司20年估值均值约36倍,但考虑到公司原料药综合服务平台尚处于发展初期,给其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38.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上游成本涨价超预期影响毛利率的风险;2)环保压力趋严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3)海外业务存在汇兑损益超预期的风险。

 恒瑞医药():PD-1单抗肝癌适应症国内首家获批其他大适应症进度领先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林小伟/宋硕日期:-03-08

事件:

子公司苏州盛迪亚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批件》,附条件批准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增加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和/或含奥沙利铂系统化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

截至目前,该产品项目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88,万元人民币。

 点评:

国内首家肝癌适应症PD-1抑制剂获批,预计销售额约28亿空间此次获批的适应症为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是国内首个获批肝癌适应症的抗PD-1/L1类单抗。在临床试验中,客观缓解率(ORR)=14.7%,中位总生存期(OS)=13.8个月,在入组患者基线更差的情况下获得不弱于国外同类药物的ORR,同时这也是首次证实抗PD-1治疗可以使中国肝癌患者人群获益。除已经获批的二线治疗外,卡瑞利珠单抗的一线治疗肝癌也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我们预计肝癌适应症(含1、2线)将贡献约28亿销售额。

其他大适应症进度领先,占据先发优势

卡瑞利珠单抗是国内首个获批肝癌适应症的抗PD-1/L1类抗体,加上首个获批的适应症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已经共有2个适应症获批;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适应症有联合培美曲塞+卡铂1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单药2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均为我国发病率高的大癌种;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的适应症有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食管鳞癌(1线)、肝细胞癌(1线)、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恶性肿瘤延展研究。综合来看,卡瑞利珠单抗在国内抗PD-1/L1类抗体药中大适应症进度相对领先,有望率先获批增添适应症,在未来的医保谈判、学术推广中占据先发优势。

免疫检查点双抗开展I期临床,抢滩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公司抗PD-L1TGF-βRII的双抗SHR-已经于20年2月公示用于鼻咽癌的I期临床试验方案,同时阻断PD-L1和TGF-β两条通路有望加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国外同靶点的药物为德国默克的M,已经在多个瘤种中显示出优秀的抗肿瘤效果,目前正在开展与帕博利珠单抗头对头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临床试验,若M击败K药,则该类双抗将可能成为下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明星。SHR-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同靶点双抗,公司有望成为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的领军企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是中国创新药龙头企业,重磅品种正陆续获批上市、快速放量,同时创新药在研产品管线丰富,长期空间大。考虑新冠疫情对20Q1业绩可能有负面影响,略下调20年EPS预测为1.52元(原预测为1.53元),维持19/21年EPS预测为1.20/2.02元,现价对应19-21年PE为77/61/4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降价超预期的风险;新品审批进度不达预期;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

三六零():“大安全”战略关键之年推进政企安全、助力国产信创

类别:公司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文龙日期:-03-08

中国互联网安全的领军者。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根据第三方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年6月,公司PC安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为96.63%,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平稳保持在5亿以上,安全市场持续排名第一;PC浏览器市场渗透率为83.12%,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4.3亿;移动安全产品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4.75亿。借助海量的用户基础,公司的新产品、新业务可得以迅速推广、拓展,庞大的用户规模也为公司构筑了较强的竞争壁垒,保证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

“大安全”战略关键之年,进军政企安全业务。年4月,公司转让奇安信全部股权,转让金额总计约37.31亿元,确认相关投资收益约29.86亿元(含税)。转让完成后,“”品牌的完整性及唯一性得以实现。公司将政企安全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和新业务增长点。

年6月,公司中标重庆市合川区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该项目为中国西南地区首个网络安全产业园,中标金额约人民币2.4亿元,成功打造政企业务标杆。

公司积极参与国产软件平台的生态及安全建设。公司生态产品浏览器、杀毒、安全卫士、云盘等积极参与国产化生态的适配。针对国产软件生态系统,公司产品实现对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深度等操作系统的客户端适配,实现了龙芯、兆芯、飞腾等CPU的生态支持。中标麒麟、银河麒麟等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政府机构、企事业等组织单位,安全产品全线支持国产化,满足国产信息化创新需求。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年EPS分别为0.89元、0.60元和0.64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金禾实业():业绩符合预期不断加深食品添加剂护城河维持“买入”

类别:公司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柳强日期:-03-08

事件:公司发布年年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9.72亿元,同比-3.89;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11.28%。其中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7亿元,同比+24.05%,环比-3.83%;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25.56%,环比-5.6%。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5.4元。公司根据目前面临的市场和行业状况,基于谨慎性原则,预计营业收入为38亿元,同比下降4.33%;净利润8亿元,同比下降1.03%。

主要观点:

1.大宗化学品价格下滑拖累,公司业绩略有下滑公司主要业务为食品添加剂、大宗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等生产和销售。其中基础化工板块主要服务于食品添加剂板块,为其提供生产原料,可谓一体化生产。食品添加剂主要有甲乙基麦芽酚、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大宗化学品产品主要有双氧水、硝酸、液氨、三聚氰胺、碳铵、浓硫酸、双乙烯酮等。

年公司食品添加剂产品实现营收18.51亿元,同比+5.56%;营收占比46.60%,同比提升4.18个百分点;毛利率43.04%,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毛利润7.97亿元,毛利占比64.11%,同比提升9.2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公司新增三氯蔗糖产能,销量提升,毛利率总体稳定。分产品看,三氯蔗糖、甲乙基安赛蜜价格略微下滑,安赛蜜价格上涨。

年公司大宗化学品产品实现营收15.50亿元,同比下降9.63%;营收占比39.01%,同比下降2.48个百分点;毛利率24.08%,同比下降8.17个百分点;毛利润3.73亿元,毛利占比30.03%,同比下降10.46个百分点。该板块盈利下降,主要由于大部分基础化工品价格同比下滑。

年公司盈利下滑,主要受大宗化学品价格下滑拖累,预计公司未来,更偏消费属性的食品添加剂板块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能有效平抑基础化工品价格的波动。

2.不断加深护城河,多个项目储备促成长

公司在食品添加剂细分领域多个产品具有全球规模及成本优势,处于国内最高水平。公司拥有三氯蔗糖(第五代高倍甜味剂)吨/年,全球市占率25%,拟扩建增加吨/年,远超目前行业第一吨/年的英国泰莱。甲乙基麦芽酚(香料)吨/年,全球市占率第一,拟扩建增加吨/年。安赛蜜(第四代高倍甜味剂)1.2万吨/年,全球市占率约60%。公司推进“爱乐甜”零售餐桌糖和糖浆业务的品牌建设,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同时,公司打造定远循环经济园,布局新业务发展,1万吨糠醛、4万吨氯化亚砜项目已投产(降低三氯蔗糖成本),拟建吨麝香与呋喃等项目。

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年研发费用1.37亿元,同比+59.20%。年新申请53件专利,截止年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56件。研发人员同比增加29.17%,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同比从2.98%提升至3.44%。

3.盈利预测及评级

考虑本次新冠疫情影响,我们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5亿元、10.07亿元、11.60亿元,对应EPS1.53元、1.80元、2.08元,PE15.2、13.0、11.2倍。考虑公司为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和安赛蜜(甜味剂)、甲乙基麦芽酚(香料)全球龙头,在建多个项目加深护城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二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同花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