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估计,年美国将有超过例新发食管癌病例,超过例患者将死于这种致命性肿瘤。尽管在美国食管癌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的1%,但它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像伊朗、印度、中国北方、非洲南部等地区都面临着这一难题[1]。近年来,靶向治疗在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分裂及扩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一系列国际基金组织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资金被用以探究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法。
多年来,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中央大学的陈晓欣(XiaoxinChen)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同食管疾病的分子机制、预防与治疗。很荣幸,JTD杂志此次有机会采访陈教授,一方面将其团队的知识和经历分享给全世界同行,另一方面旨在加深对其研究的理解并扩大其影响力。
访谈
JTD:您为何选择致力于胃食管疾病研究?
陈教授:医学院毕业后我从事过几年临床工作,曾做过骨科住院医师和助理研究员。关节置换是关节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术式,所以我想重返研究所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令我失望的是,我没能在研究所找到令我感兴趣的免疫学实验室。而当时一位生化学教授正在物色一名研究食管腺癌的研究生助教,该项目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建立大鼠动物模型的外科技术。由于我的外科背景,我能够每天在大鼠身上完成超过30例“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这能为教授的实验室提供很大帮助。最后,我决定留在该实验室,并坚定了研究胃食管疾病的决心。我的导师ChungS.Yang博士是食管癌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导者,正因为他的指导,我才得以在这个研究领域发展。
JTD:您可以简要地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研究么?
陈教授:年以来,我的实验室一直受到NIH资金资助。过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