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学评论系列丛书的新书《胸外科热点问题专家评论》电子书即将面世,该书由中医院赫捷院士作为名誉主编,中医院高树庚教授、医院李印教授为主编,副主编则是由医院秦建*教授、中医院谭锋维教授担当。
这篇“食管癌和食管胃交界部癌:第八版分期先行版”由李印教授和秦建*教授亲自整理,为广大食管外科医生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理论参考。随后,AME邀请了来自NorthernOesophagogastricCancerUnit的ClaireL.Donohoe,AlexanderW.Phillips为本次分期进行点评,敬请期待AME医学评论下一期的推送。
原文标题:CanceroftheEsophagusandEsophago-gastricJunction:AnEighthEditionStagingPrimer
原文作者:ThomasW.Rice,MDa,*HemantIshwaran,PhDb,MarkK.Ferguson,MDc,EugeneH.Blackstone,MDa,PeterGoldstraw,MDd
a.ClevelandClinic,Cleveland,Ohio;
b.UniversityofMiami,Miami,Florida;
c.TheUniversityofChicago,Chicago,Illinois;
d.dNationalHeartandLungInstitute,ImperialCollege,London,UnitedKingdom.
刊载信息:JThoracOncol.Jan;12(1):36-42
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联合发布的第八版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已经出版,即将正式施行。
新分期系统将临床分期(cTNM)、病理分期(pTNM)和新辅助治疗后分期(ypTNM)区分开来,不再应用同一个分期模式。与cTNM和pTNM分期不同,两种病理类型的ypTNM分期完全相同。
1.第八版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癌分期解读
新版分期系统是建立在第七版分期的数据信息基础上,同时扩大了食管癌全球协作数据库,大幅增加了所纳入的患者数量和收集的数据变量,在对患者进行生存评估时,引用了更加强大可靠的随机森林分析模型。
2.N分期微调
对于食管癌的N分期,仍强调以转移淋巴结的数目作为N分期标准,并未体现淋巴结站数对N分期的影响。锁骨上淋巴结属于远处淋巴结。
3.分化程度G要求更明晰
新版分期对病理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删除了原有的G4(未分化癌),并要求对未分化癌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析以明确其组织细胞类型。如果能证实为腺体起源,则属于G3期腺癌;如果能证明为鳞状细胞来源或经过进一步分析仍无法判断细胞类型,则归为G3期鳞状细胞癌。
4.食管癌(位置)L的分段
食管癌原发灶的位置,包括标准的内镜下测量病变区域与门齿的距离。精确测量取决于体型和身高。食管癌的原发部位依肿块的中心所在位置来决定。
5.食管胃交界部癌Siewert分型退出“历史舞台”
在新版分期中,食管胃交界部癌Siewert分型不再使用。新分期中定义,当肿瘤中点距离贲门不超过2cm时,依据食管癌分期;当肿瘤中点距离贲门远端2cm以外,依据胃癌分期。
6.新增“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的病理分期ypTNM”
新版分期系统增加了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分期。鳞癌和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分期系统完全相同。建议留取治疗前活检和手术标本,以利于今后寻找对诱导治疗反应的预测标志物。同时,对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也应在计划之中。
7.新增“临床分期cTNM”系统
新版分期系统增加了独立的治疗前临床分期系统(cTNM)。临床分期是通过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确定。
第八版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完善,使TNM分期系统更加准确,以更好指导食管癌的诊疗。
附:第八版AJCC/UICC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分期中文版(表1-1-1~表1-1-5)。
引自《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4(2),已获《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授权。
总结:秦建*、李印,医院暨医院胸外科
专家简历
秦建*
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青年委员,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食管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肺癌杂志编委,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
李印
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胸腺肿瘤等胸部良恶性肿瘤的常规外科诊疗、微创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在国际上开创性开展了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和相关技术的临床研究,首创了“免管免禁法”食管外科加速康复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食管癌术后无需放置胃管、营养管,术后第一天即可经口进食、拔除胸管、下床活动,术后5天即可出院的外科治疗新模式。
责任编辑:江苇妍,AMEPublishingCompany
排版编辑:潘洁晓,AMEPublishingCompany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AME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