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居第4位,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食道癌又称食管癌,是源于食道上皮的恶性肿瘤,典型表现为吞咽食物时有梗阻感、异物感等。食道癌致死率高,早期治疗预后较佳,中晚期治疗预后较差。根据WHO数据显示,尽管食道癌并不像胃癌、肺癌、肝癌那样普遍,但我国食道癌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约占全球一半以上,且男性远多于女性。
基础治疗手段的局限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食道癌的最主要手段,也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础。
传统手术方式在我国以左右侧开胸手术为主,左侧开胸后可以切开膈肌进入腹腔,完成胃的游离,上提替代食管;而右侧开胸则会增加一个长长的腹部切口。手术缺点非常明显:创伤大,且由于食管被主动脉弓遮挡,胸上部淋巴结无法彻底清除,而该区域淋巴结正是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术后该区域发生转移威胁生命的临床案例比较常见。不管是左右侧开胸的手术方式,都明显的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创伤,且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时间更长。
食道癌的高危人群
我国食道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是致癌性亚硝胺和真菌*素。这些致癌物广泛暴露于高发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中,与人们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1.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应该定期接受预防性检查。
2.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机会最大,是食道癌的高发年龄。
3.有家族史的遗传易感人群,食道癌高发区存在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4.患有食道癌前期病变的人群。食道癌前病变普遍有食道上皮增生、贲门失弛缓症、食道憩室、食道裂孔疝、胼胝症和食道化学烧伤等情况。
食道癌分期
在治疗前,一定要分清处于食道癌的哪个时期,因为这与患者的治愈率息息相关,具体的可以分为以下几期:
1.食道癌1期:病变的长度一般小于三厘米,病变范围可侵入粘膜下层,没有转移的情况;
2.食道癌2期:病变的长度在三到五厘米之间,病变范围已经侵入部分肌层,一般没有转移情况;
3.食道癌3期:病变的长度5cm,病变范围直接侵透肌层或外层,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4.食道癌4期:病变长度5cm,病变范围有明显外侵,远处淋巴结或器官转移。
新型食道癌治疗方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带有外科手术系统的高级机器人平台,最初以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其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之所以叫达芬奇,是源起艺术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
据统计,达·芬奇一生中总共解剖和观察了30多具人类尸体,并画下大量的人体解剖图,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依然是医学界研究人体奥秘的范本。达?芬奇凭借对于人体结构的深入探索,在年设计出了仿人型机械,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的发明者。所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因此得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好在哪里?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优势在于突破了手术医生的眼手局限,双镜头的视频处理系统提供光学放大10-15倍,高清晰的三维立体视频技术,使得操作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细致。机器人的机械臂有7个自由度,关节可以度旋转,手术器械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操作,且能够滤除人手在操作过程中的颤抖。机器人手术使得肿瘤周边紧密的粘连可以被更细致的分离,让病人损伤更小,出现并发症的可能降低。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适用人群
1.处于1/2/3期的食道癌患者
2.经过医生诊疗,确认患者身体状态允许,并有足够体力承受手术的人群。
食管癌达芬奇根治手术是在胸部和腹部各开4至5个0.5-1厘米如“钥匙孔”的小口,腔镜在手术医生的操作下经由“钥匙孔”可将人体内的组织一览无余,借助腔镜上的摄像头和照明用光纤,医生通过显示器就能完成整个手术操作。相对于需从患者颈部、胸部、腹部同时进行且切口长达20-30厘米的传统开胸手术,该手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最成功以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截止年,全球共完成达芬奇手术万例,同比年度增长了14%,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微创的基础上,将手术的精度和可行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甚至有人预言一个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以信息化处理为标志的新外科手术时代即将来临。
-END-本内容由伸远健康内容团队编辑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谢谢合作!CONTACTUS---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