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GERD在40~60岁、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风险远高于40岁以下人群,且发病风险增高可能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吸烟和饮酒活动多、机体综合功能下降等有关。沈许德等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0岁及以上人群的GERD发病率(11.89%)较40岁以下人群(6.75%)显著升高。女性高于男性。
◆体质量指数是GERD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原因在于,肥胖者大多偏好进食过饱和高热量饮食,易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肥胖者食管蠕动阻力加大,进食后会导致胃酸反流;肥胖者腹压升高,会使胃酸反流到食管的可能性增大,或引起食管裂孔疝发生,导致GERD。Singh等研究发现,当体质量指数下降时,GERD发病率也会明显下降,且体质量减轻程度与GERD症状评分变化呈正相关。Eusebi等研究发现,肥胖者GERD发病率(22.1%)高于非肥胖者(14.2%)。
◆精神心理因素:GERD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存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有研究证实,对GERD患者进行抗抑郁或抗焦虑治疗可以缓解GERD的临床症状,而GERD临床症状的缓解又能促进患者精神心理症状的改善。长期过度的体力劳动,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缺少应有的调节和休息均会对GERD的发病产生影响;心理应激还会增加食管敏感性,进而导致GERD。
◆其他因素吸烟和饮酒是诱发GERD的危险因素。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肌张力,减少唾液分泌,使反流发作频率增多;饮酒会影响食管的同步收缩效率,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促进胃酸分泌,影响蠕动功能,导致胃和食管功能减退,引发GERD。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与GERD存在一定关系,但争议较大。
相关检查1胃镜检查
所有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均应进行内镜检查,其目的为判断食管黏膜有无破损,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等。若内镜下见食管下段黏膜糜烂,可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小时反流检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通过该检查可确定反流的客观依据。其方法可采用插管的导管式反流监测或内镜下的无线pH胶囊。中国人群一般以全天监测过程中食管pH小于4的时间百分比超过4%为标准。
3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基层医疗机构无法进行24小时反流监测,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进行初步判断。其方法为标准或者双倍剂量的PPI,疗程2~4周,治疗最后一周反流症状完全缓解定义为PPI试验阳性。阳性患者可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4食管钡剂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对于不能完成胃镜检查的患者,有助于帮助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病。
5食管测压该检查本身不能确诊胃食管反流病,但有助于了解食管动力情况,并用于食管反流监测导管的定位,此外亦用于抗反流手术常规术前评估。
防治措施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宣教,正确认识GERD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防止暴饮暴食,少食高脂食物,戒烟戒酒,注意劳逸结合,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腰带不要扎得过紧,避免过度疲劳,保证睡眠时间;控制体质量,保持体型;对伴有焦虑、失眠、紧张等症状的患者,应指导其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应激,提高自控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治疗方法质子泵抑制剂是内科治疗GERD的主要药物,疗程通常为8周。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联合口服其他药物治疗,包括促进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中药等。联合用药通常优于单一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在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不能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或出现严重的食管外症状时,也可选择内镜下射频消融、注射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END—专家介绍
Specialist
葛慧:消化科主任
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胆囊炎,肝炎、急慢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内镜下止血、穿孔封堵、碎石、取异物、早癌的诊治,食管狭窄的扩张等。
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泰安消化委员会委员
泰安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
泰山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泰山医学专家委员会消化系统疾病委员会主任委员
年被评为泰安十佳名医
年被评为泰安市天使先锋服务标兵
吴荣芳:消化科副主任消化内科硕士。从事消化内科专业10余年,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粘膜剥离术、内镜下胃造瘘术、胃镜下鼻肠管置入术等。医院协会盆底与便秘分会委员泰安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协会会员泰安市心理健康管理学会首届睡眠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