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
(一)临床表现
1.食管症状
①典型症状:反流、烧心——诊断意义;
②非典型症状: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嗳气、吞咽困难。2.食管外症状①咽喉部和呼吸道症状——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吸入性肺炎甚至肺间质纤维化;
②口腔溃疡及龋齿。
③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
3.并发症A.上消化道出血——小量、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B.食管狭窄——瘢痕纤维化,食管远段。
C.Barrett食管:
当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环形、舌形或岛状病变≥1cm,可诊断Barrett食管,其有恶变为腺癌的倾向。
(注意!不是鳞癌)
(二)辅助检查1.内镜检查(胃镜)——最准确。确诊。
分级
标准(简化)
正常A级B级C级D级
(-)不融合,5mm不融合,5mm融合,75%周径融合,≥75%周径
2.24小时食管pH监测——判断有无酸反流的金标准。
对有典型症状但内镜或X线检查阴性者,如有证据说明食管内有过度酸暴露,则诊断成立。
3.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双剂量)治疗1~2周后,如症状明显改善则支持GERD诊断。
4.食管X线钡剂造影检查——不愿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
5.食管测压:了解食管动力状态,用于抗反流手术术前评估。
(三)发病机制1.抗反流防御机制,包括:
(1)抗反流屏障
胃和食管交接部下食管括约肌(LES)等结构——维持LES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LES——反流防御机制重要环节。
◆正常LES静息压(LESP):10~30mmHg。
◆导致LESP下降的因素——
A.食物(高脂肪、巧克力等);
B.药物(CCB、地西泮类);
C.贲门失弛缓术后;
D.激素(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
◆LESP相对降低:
A.腹内压增高(如妊娠、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
B.胃内压增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
◆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
与吞咽无关的下食管括约肌自发性松弛——
正常人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也是LES静息压正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
食管裂孔疝:腹段食管和部分胃经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使LES抗反流屏障功能被削弱。
(2)食管酸廓清功能
①食管体部自上而下的蠕动推进——清除大多数反流物。◆若能力下降——GERD。②唾液对残余反流物——缓慢中和。
(3)食管黏膜屏障:长期吸烟、饮酒和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削弱食管黏膜屏障功能。
2.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最主要——胃酸和胃蛋白酶;
胆汁中的非结合胆盐和胰酶也参与。
(四)治疗及预防1.一般治疗:
A.避免饱餐及睡前2小时内进食,餐后不宜立即卧床;
B.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
C.避免使用降低LES压力的食物和药物;
D.超重特别是腰围过大患者——减轻体重。
2.药物治疗——主要!
药物种类
特点
代表药
抑酸剂
PPI
GERD首选药。特别适合症状重、严重食管炎及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
XX拉唑(8-12周)
H2RA
更适宜轻、中度患者
XX替丁
促胃肠动力剂
增加LESP、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作用,减少胃食管反流及食管酸暴露时间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抗酸剂
适合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用
铝碳酸镁、氢氧化铝
3.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狭窄——内镜下扩张。
2)Barrett食管——
采用PPI长程维持治疗,定期随访。
发生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癌变者——内镜或手术切除。
4.抗反流内镜或手术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期服药,以及确证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者。
第二、胃炎
一、急性胃炎
(一)病因
A.Curling溃疡——烧伤
B.Cush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①感染;
②药物;
③应激;
④乙醇;
⑤缺血;
⑥放射;
⑦机械创伤;
⑧腐蚀性物质;
⑨十二指肠液反流;
⑩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等。
(二)临床表现
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解痉药可缓解。
1.药物和应激:内镜下:急性糜烂出血。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并大量出血。
2.急性感染或食物中*——常合并肠炎,称急性胃肠炎。
3.腐蚀性胃炎。
4.急性化脓性胃炎——溶血性链球菌,金葡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感染。
(三)诊断
确诊:急诊胃镜(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胃镜——急性胃黏膜病变——弥漫分布充血、水肿、多发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忌行胃镜检查。
(四)治疗
1.常规治疗——抑酸药:PPI、H2RA
2.黏膜保护剂。
3.对症治疗、去除病因(停用不必要的NSAIDs)
①解痉止痛药——缓解疼痛。
②细菌感染——抗感染。
③出血明显——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用冰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口服或经胃管、胃镜喷洒。
二、慢性胃炎
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
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
发病率
很常见
少见
部位
胃窦
胃体、胃底
病因
Hp感染
自身免疫反应
贫血
无
常伴贫血,甚至恶性贫血
血清维生素B12
正常
降低
内因子抗体
无
+
壁细胞抗体
+(30%)
+(90%)
胃酸
正常或偏低
显著降低
血清促胃液素
(TANG补充,重要)
正常或偏低
明显增高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方法小结(TANG)
侵入性
(1)胃黏膜组织染色
Hp现症感染
阳性率高
(2)快速尿素酶试验
简单
(3)Hp培养
科研及药物敏感性判断
非侵入性
(4)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
阳性率高
(5)粪便Hp抗原检测
(6)血清抗Hp抗体
曾感染了Hp
间接检查
检测的方法小结(TANG)
侵入性
(1)胃黏膜组织染色
Hp现症感染
阳性率高
(2)快速尿素酶试验
简单
(3)Hp培养
科研及药物敏感性判断
非侵入性
(4)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
阳性率高
(5)粪便Hp抗原检测
(6)血清抗Hp抗体
曾感染了Hp
间接检查
1.对症处理
A.上腹痛、反酸、胃黏膜有糜烂时——抗酸或抑酸制剂;
B.上腹胀满、胃排空差或有反流——促动力剂,如多潘立酮;
C.缺铁性贫血——铁剂;
D.恶性贫血——终生注射维生素B12。
2.癌前病变处理
①根除幽门螺杆菌;
②对局灶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胃镜下黏膜剥离。
3.根除幽门螺杆菌
抗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版)
质子泵抑制剂+胶体铋
抗菌药物(选两种)
①PPI(如奥美拉唑40mg/d)②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mg/d
①克拉霉素②阿莫西林③甲/替硝唑④四环素⑤喹诺酮类⑥呋喃唑酮
每日两次服用,疗程10d或2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为转载/整理,我们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我是医路行李怀,欢迎加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