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食管疾病
第1节、胃食管反流病
(本章执业+助理均需掌握)
序号
题眼/必考点
答案
1
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2
胃食管反流病=胸骨后反酸、烧心、烧灼感+抗酸治疗有效
胃食管反流病
3
胃食管反流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胃镜
4
诊断酸返流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食管24小时pH值
5
胃食管反流病最有效的药物是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6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促进胃排空的药物是
多潘立酮
7
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上消化道出血
1.具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作用的药物是
A.钙通道阻滞剂
B.质子泵抑制剂
C.β受体拮抗剂
D.促胃肠动力剂
E.H2受体拮抗剂
答案:A
解析:①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受损,压力降低,造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钙通道阻滞剂可一过性松弛LFS,降低LES压力,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情,故不宜使用(A)。②BDE均属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药物,不可能降低LES压力。β受体拮抗剂对LES压力无明显影响。
2.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不包括
A.夜间胃酸分泌过多
B.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
C.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
D.胃排空异常
E.异常的食管下括约肌—过性松弛
答案:A
解析:①食管下括约肌(LES)属于抗反流屏障,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当其结构受损时,可使LES压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②食管对反流物的酸廓清能力降低,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③胃排空延迟,可使胃内压增高,引起LES压相对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④正常情况下,吞咽时LES一过性松弛,食物得以进入胃内。LES一过性松弛频繁,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⑤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夜间胃酸分泌过多无关,此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故答A。
3.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不确定的疾病是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反流性食管炎
D.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E.胃癌
答案:C
解析:①反流性食管炎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与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有关,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无关。②我国是高感染率国家,人群中感染率为40%~70%,其感染率与慢性胃炎、胃癌的患病率呈平行关系。众所周知,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Hp也是引起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原因。
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
A.餐后上腹胀
B.上腹部钝痛
C.吞咽困难
D.嗳气
E.反酸、烧心
答案:E
解析:①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具有特征性,被称为典型症状(E)。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有酸水时称为反酸。②餐后上腹胀痛、上腹部钝痛、暖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常见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少见。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有吞咽困难。
5.下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中,不属于食管外刺激症状的是
A.咳嗽
B.哮喘
C.胸痛
D.声撕
E.咽喉炎
答案:C
解析:①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分为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两类。胸痛是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为非典型食管症状,不属于食管外刺激症状(C)。②食管外症状为反流物刺激食管以外的组织和器官引起。慢性咳嗽、哮喘、声音嘶哑、咽喉炎均属于食管外症状。
6.男,47岁。反酸、烧心2个月,间断胸痛、咳嗽,无吞咽困难。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消化性溃疡
B.胃食管反流病
C.食管癌
D.贲门失弛缓症
E.胸膜炎
答案:B
解析:①反酸、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胸痛、咳嗽为非典型症状,因此本例应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B)。②消化性溃疡常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痛,与进食有关。食管癌常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贲门失弛缓症常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胸膜炎常表现为发热,胸痛,胸膜摩擦音。
7.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内镜复查的是
A.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B.合并食管裂孔疝
C.反酸、烧心反复出现者
D.Barrett食管
E.伴有咽部异物感
答案:D
解析:①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在此基础上可发生溃疡或腺癌,因此应加强随访,定期进行内镜复查,以预防癌变(D)。②非糜烂性反流病为最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约占70%,无恶变倾向,无需定期内镜复查。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可使反流更易发生。反酸、心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咽部异物感为非典型症状。BCE均不是内镜复查的指征。
8.(8~9题共用题干)男,64岁。胸骨后烧灼样疼痛2周,伴嗳气,偶有吞咽不畅。口服奥美拉唑治疗2周后疼痛缓解。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消化性溃疡
B.食管癌
C.心绞痛
D.贲门失迟缓症
E.胃食管反流病
答案:E
解析:①患者胸骨后烧灼感,称为烧心。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吞咽不畅为其非典型症状,故本例应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多表现为长期上腹周期性疼痛,而本例病史仅2周,故不答A。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可缓解症状,故不答BC。贲门失迟缓症常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
9.目前首选的检查是
A.心电图
B.冠脉动脉造影
C.胃镜
D.24小时食管pH监测
E.超声心动图
答案:C
解析:②为明确诊断,应首选胃镜检查,次选24小时食管pH监测。心电图常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常用于诊断冠心病。超声心动图常用于诊断心肌病。
10.可确诊反流性食管炎的依据是
A.食管测压异常
B.胃镜发现食管下段黏膜破损
C.食管酸监测异常
D.反酸、烧心症状
E.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
答案:B
解析:①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可以根据胃镜下食管黏膜的损害程度进行分级(B)。②食管测压只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辅助方法,价值不大。食管24小时酸监测仅在内镜检查阴性时采用。反酸烧心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但是单凭临床症状不能确诊本病。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故不答E。
11.诊断胃食管酸反流最适用的辅助检查是
A.食管压力测定
B.24小时食管pH监测
C.胸部X线片
D.食管酸滴注试验
E.胃镜及活检
答案:B
解析:①题干要求回答的是“酸反流”的辅助检查,当然首选24小时食管pH监测。该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法,常用于胃镜不能确诊的患者(B)。
12.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是
A.食管压力测定
B.24小时食管pH监测
C.胸部X线片
D.食管酸滴注试验
E.胃镜及活检
答案:E
解析:②胃镜检查+活检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可靠的方法(E)。③食管压力测定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辅助方法。胸片对诊断反流性食管炎价值不大。食管酸滴注试验可确定临床症状是否与酸敏感有关。
13.女,42岁。烧心半年,无吞咽困难。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
A.24小时食管pH监测
B.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C.胸部CT
食管X线钡剂造影
E.动态心电图
答案:A
解析:①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故本例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而胃镜没有发现典型反流性食管炎的征象,应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以明确诊断(A)。②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常用于诊断食管癌。胸部CT、食管钡剂造影、动态心电图均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14.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应用促胃肠动力药
B.抗酸治疗
C.高脂肪饮食
D.减肥
E.避免饮用咖啡和浓茶
答案:C
解析:①高脂肪饮食、咖啡、浓茶均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导致抗反流屏障受损,而加重胃食管反流病(C错E对)。②促胃肠动力药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③应用抗酸制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④肥胖可使腹内压增高,加重胃食管反流。因此,减肥是本病的辅助治疗。
15.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性治疗的药物是
A.多潘立酮
B.枸橼酸铋钾
C.奥美拉唑
D.铝碳酸镁
E.雷尼替丁
答案:C
解析:①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是应用抑酸药物。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制酸效果及疗效均优于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故答C而不是E。②多潘立酮为D2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促进胃肠运动。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偶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故不答BD。
16.男,65岁。反复反酸、烧心、上腹胀4年,加重1个月。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见3条纵行黏膜破损,相互融合。目前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
A.硫糖铝
B.西咪替丁
C.铝碳酸镁
D.奥美拉唑
E.枸橼酸铋钾
答案:D
解析:患者反酸烧心4年,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胃镜示食管黏膜破损,相互融合,应诊断为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