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食管癌,烫出来
TUhjnbcbe - 2021/1/27 11:18:00

导读:

坚持发更多原创作品,告诉更多忙碌的人们,关爱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要落在实处。财富与健康,你更器重谁?家人与财富,你更看中谁?关爱家人就是拥有一副好身板。见到太多患上癌症的朋友,生活从此改变。如果改变,再早一点就更好了。如果情况允许,请早点来看医生,或许结果大不相同。医者父母心,谁会关心你的身体??除了我就是你自己了。我想告诉那些还没有改变的人们,我们接触到的触目惊心的病例,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的启发与警醒。

开启新旅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只要积极面对,总有一款适合您,希望癌友,自强不息,一路前行,有好医生陪你前行,关爱身体,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总有个时间,可以启程。

捕风捉影?

大寒时节,天气渐冷,邀上三五好友,围着火锅聊着天,吃着滚烫的美食,无疑是很多人的最爱,确实真是一件惬意的事儿。但吃火锅引起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担忧,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经的一篇报道:一女子迷恋火锅,每天都要吃火锅,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吞咽不畅,去医院一查竟是食道癌,关于吃烫食惹上食道癌的报道,并不少见,癌症真的可以烫出来么?其实,这并不是捕风捉影,骇人听闻。

食道黏膜的耐受温度

食道是连接咽喉和胃部的器官,它对温度特别不敏感,所以很多人在吃烫食时,只会觉得嘴烫甚至舌头起泡,但不会当时就觉得食道或胃有什么不舒服。其实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柔嫩,正常耐受温度为10℃~60℃,最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50℃~60℃已经是耐高温的极限了,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足以烫伤粘膜。如果长期食用烫食,黏膜一直处在损伤、修复无数次循环阶段,就会诱发黏膜的癌前病变。所以说,经常喜欢吃烫食的人,深受着食道癌的“青睐”。

食道黏膜烫伤后如何病变

正因为食道黏膜和胃黏膜都非常娇嫩,超过它们能耐受的温度就容易灼伤。过烫的食物在通过食道时,容易烫伤食道黏膜上皮,发生破损。如果只是轻微破损,那么会像皮肤擦伤一样很快自行愈合,灼伤和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基底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但如果长期进食过烫食物,持续性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过度修复,而黏膜越增厚,对热刺激反应就越不敏感,给人的错觉是越吃越不怕烫,慢慢从浅表性炎症、溃疡发展成恶性增生,最终形成病变。

食道哪几个部位容易生癌

食道有三个生理狭窄部位——食管入口、食管和左支气管交叉处、食管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食道并不是像水管一样从上到下都是直的,过烫的食物在经过这些最狭窄的部位时,难免会和它们亲密接触,烫伤这些部位的黏膜。受伤的黏膜上皮会破损,严重者会溃烂、出血。因此在食道里,这三个娇弱的部位最容易癌变。

如果经常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无疑会导致这些部位反复受伤。虽然黏膜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反复刺激会造成长期损伤,时间久了就可能诱发癌变,且会导致黏膜上皮癌变不断发展,癌组织不断扩大。

我们治疗的案例:

患者顼(xu)先生,年近半百,因吃东西觉梗阻难以下咽来我院就诊,胃镜提示食道中段一肿块,胃镜难以通过,活检病理提示鳞癌,完善术前检查,姚学权博士团队,仔细查看患者胃镜结果及CT等相关检查,评估可以切除,排除手术禁忌,行经胸食道癌根治术。

侧胸部的切口

切断肋骨,开始进胸

撑开胸腔,可见胸腔内的肺叶

切除肿瘤,准备吻合

庆幸的是,肿瘤被完整切除,术后我们仔细询问了患者饮食喜好,发现患者平时特喜欢喝汤,逢餐必喝两大碗热汤,要喝得“暖心窝”才舒畅,还喜欢吃咸菜,觉得咸菜特别下饭,可见,顼某的食道癌,来得不是那么突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食道癌的发病因素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食道癌的高发地区为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而食道癌的发病因素却比较复杂,遗传、饮食、病菌感染等因素都是诱因。

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

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素: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写在最后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人数约占世界的一半,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目前,食道癌在我国的生存率,有待提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早期的发现率较低,因此,预防食道癌和早期发现食道癌尤为重要,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喝)过热、过烫食物;防止水源污染、改善水质;不吸烟、不饮烈性酒;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提高防癌意识等,这些都需要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

食管癌,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中医称噎嗝证,噎者梗也,食不得入,嗝者拒也,食入反吐。是咽中肿结之恶候也,乃不治之证。赵献可论嗝证时指出:“惟年高者有之,少无噎嗝反胃者”;明代张景岳认为,精血不足与噎嗝形成密切相关:“噎嗝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长期大量饮酒,喜欢热食,嗜食辛酸燥热之品,伤阴而成,伤阴则阴血枯涸,气不行则噎嗝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饮食温度过高,物之极也,其果必反矣。

看来,进食过烫食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诱因,肿瘤预防,任重道远。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与你产生一点点共鸣,动动您点石成金的小手指,轻轻一点,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告诉更多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朋友,有时就是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很多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啦

还有好多真实的故事

下次再讲

你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也可以在留言区留下

分享给我

解决苹果手机用户扫码赞赏的难题,不信试试

您真大方!

点击阅读原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管癌,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