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富马酸氯马斯汀对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时肺保
TUhjnbcbe - 2021/3/11 16:12:00

陈柳柳董铁立付红光

医院麻醉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1(05):-.

DOI:10./cma.j.cn-?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应用富马酸氯马斯汀对肺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该药围手术期肺保护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富马酸氯马斯汀组(F组)和对照组(C组)。F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即刻肌内注射富马酸氯马斯汀2mg(2ml),C组患者于相同时刻肌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单肺通气(OLV)30min(T2)、OLV9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和MAP,于上述时间点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和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记录T1~T4时的潮气量(VT)及气道峰压(Ppeak),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分别取T0~T4时点的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样中TNF?α、IL?6及组胺的浓度。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OLV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Cdyn比较

与T0时比较,T1~T3时F组心率升高,T1~T4时C组心率升高,T1~T4时两组MAP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Cdyn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4时F组心率降低,MAP、Cdyn升高(P0.05)。见表2。

2.3 不同时点OI、P(A?a)O2、RI比较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OI升高,T2~T4时OI降低,T1~T4时两组P(A?a)O2、RI升高(P0.05)。与C组比较,T3、T4时F组P(A?a)O2、RI降低,OI升高(P0.05)。见表3。

2.4 不同时点TNF?α、IL?6、组胺浓度比较

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TNF?α、IL?6、组胺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F组TNF?α、IL?6、组胺浓度降低(P0.05)。见表4。

2.5 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比较

与C组比较,F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肺部炎症等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表5)。

2.6 药物不良反应

C组有2例(6.6%)出现颈前部和前胸部皮肤颜色潮红,F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本研究显示,与C组相比,OLV开始后F组的MAP及心率变化幅度更小,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且术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更低。

本研究选择于T1时肌内注射富马酸氯马斯汀2mg,结果显示,OLV开始后至手术结束,两组TNF?α、IL?6及组胺的浓度均逐渐升高,与C组比较,F组升高的幅度明显较小,提示富马酸氯马斯汀可减少食管癌患者OLV期间炎症介质的产生。王薇等在对兔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发现富马酸氯马斯汀可抑制TNF?α、IL?6等炎症介质的分泌,具有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其机制可能为:H1抗组胺药物作为H1受体的反向激动剂,可以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细胞外信号转导调节蛋白激酶激活和下调经H1受体活化的NF?κB的表达等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

本研究显示,T0时两组的OI、P(A?a)O2及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两组OI均升高,可能与机械通气时FiO2为%所致。OLV开始后,两组OI及Cdyn均降低,P(A?a)O2及RI均升高,但相比C组而言,F组的变化明显较小,提示F组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小,富马酸氯马斯汀可起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此外,术后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恢复期出现的肺部异常情况,包括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及肺部炎症等;本研究中,与C组比较,F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及肺部炎症等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富马酸氯马斯汀抑制炎症反应及组胺的释放有关。

综上所述,富马酸氯马斯汀能抑制食管癌OLV所致的炎症反应及组胺释放,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肺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起到保护肺的作用。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马酸氯马斯汀对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时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