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食管一线之光:中美食管癌治疗进展”会议成功举办。本次医院曹国春教授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肿瘤学中心GerogeFisher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免疫治疗为食管癌治疗开启了“高光时刻”。中美两国食管癌诊疗领域多位专家相聚云端,聚焦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以下简称“ASCO”)中食管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相关研究数据及未来探索方向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经验,交换观点,共话进展,共谋发展,以期共同为世界食管癌治疗贡献中美力量。本文整理会议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国际携手,乘免疫治疗东风,驶向更广阔蓝海!
曹国春教授和GerogeFisher教授在致辞中均对本次会议提供的国际交流机会表示十分欣喜,对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对会议筹办方的辛勤付出表示高度赞赏。食管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肿瘤,中国更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一半以上。组织学类型方面,中国与欧美国家又差异显著,前者以鳞癌为主(占95%以上),后者则以腺癌为主(约占70%)。中西方临床实践指南并不完全一致,但中美两国专家学者不懈致力于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目标一致,药物机制、临床研究思路和宏观方略一致。
免疫治疗终于打破了食管癌治疗30余年来的“沉寂”,在全球范围内扬起了新的风帆,成为当下热点。RATIONALE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也成为截至目前唯一正式公布的在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中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成绩。未来,期待国际同道共同携手,开展更多高级别全球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乘着免疫治疗的时代“东风”,将食管癌治疗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中美专家主题演讲:食管癌治疗探索——有逆境,更有光亮
?“RTOG研究:曲妥珠单抗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ER2过表达食管腺癌未能改善DFS”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食管癌指南编委会专家、布朗大学沃伦·阿尔伯特医学院KhaldounAlmhanna教授介绍了ASCO中公布的NRGOncology/RTOG研究数据。RTOG研究共纳入例新确诊的T1N1~2或T2~3N0~2期HER2过表达食管/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对比了在化疗(紫杉醇+卡铂)+放疗+手术的三联疗法基础上,围术期加与不加曲妥珠单抗两组DFS等指标的差异。遗憾的是,中位随访历时5年,两组pCR率,中位DFS,2、3、4年DFS率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用曲妥珠单抗未能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KhaldounAlmhanna教授谈到,这个在HER2过表达食管/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进行的研究结果让研究者们再次思考,靶向药物在食管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是否相对比较局限?未来还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索。
?“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进展”医院赵林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晚期食管鳞癌既往一线、二线标准治疗方案及疗效——徘徊30余年,选择有限,化疗效果有限,总体预后不佳。靶向治疗探索结果也差强人意。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转机。基于KEYNOTE-、ATTRACTION-3等多项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研究的突破性成果,NCCN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新版指南均已推荐PD-1单抗二线治疗食管鳞癌,晚期食管鳞癌治疗格局已然改变,免疫治疗时代已然到来。替雷利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RATIONALE研究数据即将面世,拭目以待更多惊喜。
一线治疗领域,替雷利珠单抗凭借RATIONALE研究的优秀数据在全球首次且至今唯一明确了PD-1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带来的生存获益:ORR达46.7%,DCR达80%,mDOR为12.8个月,mPFS达10.4个月。而既往研究中一线化疗治疗的mPFS仅为4.8~7.9个月。基于Ⅱ期研究的底气和信心,其全球多中心Ⅲ期研究——RATIONALE研究也在兼程并进。替雷利珠单抗独特的结构优化是前期一系列成功探索的基础与核心,通过Fc段改造,去除了与FcγR的结合,避免了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效应导致的T细胞消耗,始终保持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活性,为PD-1单抗的改构增效提供了良好示范。
?“聚焦不可切除和局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中医院王鑫教授在报告中概述了我国食管鳞癌流行病学及预后现状。我国食管癌高发,95%以上为食管鳞癌,约一半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而其中一半以上不可切除,CRT是目前标准治疗。尽管随着放疗技术从2D到3D、到IMRT的发展,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3年OS率由不足30%逐步提升至41%,CRT方案也在不断尝试优化,例如增加放疗剂量、联合靶向药物等,但总体进展有限。可喜的是,免疫治疗在食管癌的成功探索带来了新曙光。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NCCN和CSCO新版指南均已推荐PD-1单抗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标志着食管鳞癌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RATIONALE研究的成功,使其成为全球首次且至今唯一探索性证明一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临床价值的PD-1单抗。同时,免疫治疗与放疗及化疗联合的协同机制和增效结果前期在其他实体瘤研究中已有验证。由此,多项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探索性研究也正在进行中,例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RT的Ⅲ期临床试验——RATIONALE研究,结果令人期待,有望改写食管鳞癌标准治疗。替雷利珠单抗优化的Fc段结构,去除了与FcγR的结合,减少T细胞消耗,始终保持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活性,未来有望在食管鳞癌治疗中取得更大突破。
学术无国界:因地制宜,共续食管癌免疫之光
在两位主席主持下,医院陈俊强教授、医院鲁智豪教授、哈佛医院SamuelJ.Klempner教授和前述三位演讲专家共同结合报告内容并围绕中美两国食管癌治疗现状与挑战,免疫治疗价值、潜力及未来探索方向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分享和探讨,并一致感谢和赞赏百济神州公司搭建的这类宝贵交流平台。
总体而言,食管癌治疗近年来进步很大,但每一步都来之不易,进步的空间、面临的挑战也仍然很大。如前面演讲专家所呈现的,有抗HER2靶向治疗RTOG研究折戟沉沙的遗憾,也有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RATIONALE研究旗开得胜的喜悦,更有RATIONALE、RATIONALE、RATIONALE研究等诸多期待。学术无国界,一方面,我们需要抬头看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反思失败缘由,携手开展更多高级别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同时,更需要低头结合各自国情与疾病特色,因地制宜,量身定制设计出最适合的研究方案,量体裁衣探寻出相对最佳的治疗策略。
目前,晚期食管鳞癌已正式迈入了免疫治疗时代,打破了30余年来的疗效瓶颈,使患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未来,相信并期待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临床应用时机进一步前移,从二线治疗拓展到一线、围术期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等,尽早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