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发表在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最新一期的文献,通讯作者是我国知名胸外科医院陈海泉教授开展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胸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中行三野淋巴结清扫对比二野淋巴结清扫的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食管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最佳范围尚不清楚。在这项试验中,我们的目标是阐明三野(颈-胸-腹)淋巴结切除术是否比二野(胸-腹)淋巴结切除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方法:选择年3月至年11月收治的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三野或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主要终点是总存活率(OS),计算自随机分组之日起至死于任何原因之日止。
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相似。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95%可信区间:52-58)。两组患者的OS(危险比:1.,95%CI:0.-1.,P?0.)和无病生存期(HR0.,95%CI:0.-1.,P=0.)具有可比性。三野ARM组的5年累积OS为63%,而二野ARM组为63%;5年DFS分别为59%和53%。根据患者是否有纵隔或腹部淋巴结转移,两组的OS也具有可比性。在该队列中,只有肿瘤分期为晚期(病理TNMIII-IV期)是与OS降低相关的危险因素(HR3.,95%CI:2.-5.,p0.)。
患者临床资料
OS之3FLVS2FL
DFS之3FLVS2FL
复发情况
结论:对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相比,OS及DFS无明显改善。
讨论
本研究阐明了食管癌根治术中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长期生存益处的价值,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相比,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并不能改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OS或DFS,尽管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切除了更多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未预见的转移淋巴结。
三野淋巴结清扫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1.5%,与以往报道一致。然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价值尚不清楚,因为没有足够的试验证明额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优势。这项比较的结果显示,额外切除颈部淋巴结不会改善OS或DFS。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三个。首先,虽然颈部淋巴结转移很常见,但大多数是多站淋巴结转移的一部分,表明肿瘤分期已进入晚期。43例三野淋巴结清扫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仅有7例出现孤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第二,二野淋巴结清扫后孤立颈部复发的患者在挽救治疗后也可以有较好的生存。在本研究中,15例二野淋巴结清扫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8例表现为孤立的颈部复发。第三,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不需行颈淋巴清扫术即可从胸腔内清扫返神经淋巴结,特别是右侧返神经淋巴结,这也有助于提高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生存率。
这项研究的生存率与我们发表的试验中接受食管癌根治及扩大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队列是一致的。经右胸入路(与左胸入路限制性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对于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扩大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优于局限的二野淋巴结清扫术,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却无获益。其原因可能与所增加的不同切除区域、前一次实验中的上纵隔和本研究中的颈部区域的LNM不同有关。对于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上纵隔淋巴结转移也很常见,上纵隔淋巴结切除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关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虽然颈部淋巴结转移很常见,但大多数发生在其他区域的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复发往往是多站复发的一部分。
目前认为,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最佳治疗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手术后辅助治疗是本试验启动时中国的主要治疗策略,对术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推荐辅助化疗。最近的证据表明,与单纯手术相比,新辅助治疗是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关于食管鳞癌患者的多模式治疗有两个问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