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estofASCO?China)在线上隆重召开,以“UniteConquer:AcceleratingProgressTogether”(协力加速发展、齐心征服癌症)为主题,广邀国内肿瘤学专家精选ASCO会议期间的精彩论文进行报告。中午12:30-13:45,恒瑞医药卫星会隆重登场,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恒瑞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肝癌、肺癌、食管癌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探索收获。医院秦叔逵教授、同济大医院周彩存教医院沈琳教授担任主席。本报第一时间整理会议精粹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肝癌篇:靶向+免疫表现亮眼,强强联合剑指“癌中之王”秦叔逵教授首先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内容安排,囊括肝癌、肺癌、食管癌三大中国特色瘤种,聚焦我国自主研发药物在ASCO期间发出的学术强音,相信充实、全面的会议内容能够为与会学者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随后,他指出,原发性肝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尤其高发,新发病例和病死人数超过全球的50%。另一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肝癌在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与分期、以及治疗策略上均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解国外肝癌相关临床研究进展,更要根据中国人群的特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积极开展研究。
AHELP研究是全国31家肿瘤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阿帕替尼二线或以上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注册临床研究。据悉,ASCO来自全球的肝癌领域口头报告只有3席,阿帕替尼AHELP研究独占1席,这是对中国原创的极大鼓励,也是中国智造的极大荣耀。此外,年3月18日,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获批肝癌适应症,也实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肝癌领域的首次突破。接下来医院李医院刘秀峰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
阿帕替尼:中国晚期HCC二线靶向治疗新选择李秋教授针对此次入选ASCO的口头报告之一的AHELP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汇报和解读,精彩的学术报告盛宴由此开启。AHELP研究是由秦叔逵教授牵头组织、全国31家肿瘤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阿帕替尼二线或以上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注册临床研究。
李秋教授介绍道,患者的基线特征有以下3点:①入组的患者年龄较轻,阿帕替尼组中位年龄51.4岁,安慰剂组中位年龄50.3岁;②患者的病情更晚,80%以上的患者都存在肝外转移和血管浸润,90%左右的患者的分期是巴塞罗那分期(BCLC)C期;③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乙肝病*(HBV)阳性患者比例高达80%以上,AFP水平≥mg/L的患者超过50%,22.6%的患者接受过二、三线治疗。与现行标准二线治疗相比,AHELP研究入组的基线特征更贴近我国HCC的临床实践。
尽管患者基线特征更差,但激动人心的是,AHELP研究却取得了相较于RESORCE等其他二线治疗晚期HCC的研究毫不逊色的阳性结果。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帕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mOS)期(8.7个月对6.8个月),死亡风险下降21.5%。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期也更长(4.5个月对1.9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也更优(10.7%对1.5%),且安全可耐受。与现有标准二线治疗相比,在相似人群中看到了获益的趋势。(RESORCE研究:瑞戈非尼中国亚组ORR为4%,mPFS为2.8个月)。
(备注:AHELP研究与RESORCE研究非头对头对比)
卡瑞利珠单抗:首个获批,引领肝癌系统治疗新篇章刘秀峰教授系统回顾了肝癌免疫治疗现状,并对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的研究进行了解读。该研究由秦叔逵教授和医院任正刚教授共同牵头。研究结果于年2月26日在《柳叶刀·肿瘤学》(THELANCETOncology)全文在线发表,这也是中国首个登顶柳叶刀的肝癌免疫研究。正是基于该项研究的优异成果,推动卡瑞利珠单抗成为我国首个获批肝癌适应症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刘秀峰教授介绍,该临床研究自年11月15日开展至年11月16日,全国13家研究中心共入组例患者,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基线与其他同类药物研究相比情况更差,其中HBV感染比例达83%,更符合中国晚期肝癌患者特征。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3mg/kgq2w或q3w治疗。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的ORR为14.7%,DCR为44.2%,6个月生存率达74.4%,12个月生存率55.9%,中位生存期13.8个月。
上述结果表明,在患者基线状况更差的情况下,卡瑞利珠单抗表现出与其他PD-1抑制剂可比的疗效。至数据截止日,已中位随访12.5个月,且大多数获得缓解的患者仍在持续缓解中(56.3%),缓解开始时间较早,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此外,卡瑞利珠单抗的不良反应(AE)是可控的,与其他PD-1单抗相似,仅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为特殊的不良事件,但发生情况多为1~2级。
刘秀峰教授表示,卡瑞利珠单抗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肝癌,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好的结果,此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介入、放疗等治疗手段在肝癌领域的多项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期待有更多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卡瑞利珠单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肺癌篇:国产免疫创新枝繁叶茂,“中国方案”未来可期周彩存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皆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而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二线到一线,从辅助到新辅助,从晚期到早期,应用时机不断前移。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肺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研究成果接连亮相国际会议和权威期刊。今年5月更新的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非鳞NSCLC获得IA类证据,成为唯一一个纳入指南推荐的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表现出了极具前景的未来发展方向。伴随着6月19日肺癌适应症的正式获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方案成为该类患者一线治疗新标准。
卡瑞利珠单抗肺癌领域最新进展任胜祥教授从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梳理回顾了卡瑞利珠单抗在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卡瑞利珠单抗在肺癌临床研究进行了精心布局,已初步建立了中国NSCLC患者免疫治疗数据。
单药治疗方面,医院吴一龙教授牵头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II期伞式临床研究探索了卡瑞利珠单抗在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经治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中国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中,与二线化疗的既往数据相比,卡瑞利珠单抗在ORR、PFS和OS上都有所提高。其中,ORR达18.5%,OS达19.4个月,而PD-L1表达越高的患者越能够从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得到更大的获益。通过这项研究结果,首次在肺癌精准免疫治疗中建立了中国患者的数据,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一项中国NSCLC患者二线免疫治疗数据,为临床继续深入探索免疫治疗的优化模式及其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联合治疗方面,周彩存教授牵头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III期研究(CameL研究),是首个公布的针对中国NSCLC患者的一线免疫联合治疗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第一个III期临床研究亮相国际舞台。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ALK野生型非鳞NSCLC的各项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均完胜当前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中位PFS达11.3个月(对比化疗8.3个月,P=0.),有效率达60%(对比化疗39.1%,P<0.),OS尚未达到,且不良反应可耐受。研究数据有力证实,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应该作为中国EGFR/ALK野生型非鳞NSCLC患者的新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对于野生型NSCLC患者,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是热点研究方向。临床前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帕替尼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改善免疫治疗微环境。周彩存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II期研究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野生型非鳞NSCLC,ORR达30.8%、DCR达82.4%、PFS达5.9个月,且患者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方面,联合方案也表现出色,不仅不良事件发生较少,还可显著降低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5.6%)。在该研究基础上,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一线治疗肺癌的III期研究已经开展。
食管癌篇:立足本土临床实践,中国人群治疗需要中国数据沈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我国一直是食管鳞癌发病大国,患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此外东西方人群在饮食习惯、基因表达以及治疗手段等多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国外的研究数据不足以指导我国的食管癌临床实践,中国食管癌需要中国研究、中国患者、中国数据。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的成功,为肿瘤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食管癌的治疗突破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ESCORT研究的阳性结果,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被纳入二线治疗I级推荐(鳞癌,1A类证据),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适应证也于6月19日正式获批。此次获批是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领域新的起点,未来充满曙光,任重而道远!
详解ESCORT研究,卡瑞利珠单抗开启中国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新纪元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张允教授指出,晚期食管癌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患者预后较差,探索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的治疗方式是领域内的研究者们致力于解决的临床问题。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为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的探索打开了新的天地。多项研究陆续开展,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为临床实践及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带来了诸多有益提示。
ESCORT研究评估了卡瑞利珠单抗与研究者选择化疗相比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是目前首个以一线标准化疗失败的中国晚期食管鳞癌人群为研究对象,且入组人数最多的随机、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张允教授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
该项研究共纳入例既往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评估了恒瑞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研究数据表明,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组对比,可显著延长肿瘤预后的金标准——总生存期(OS)[mOS为8.3(6.8~9.7)对6.2(5.7~6.9)个月;HR=0.71(0.57~0.87);P=0.],降低疾病进展/死亡风险31%{HR=0.69(0.56~0.86)],获得了更优的客观缓解率(20.2%对6.4%)和缓解持续时间7.4(3.8~10.8)对3.4个月(0.9~NR);HR=0.34(0.14~0.92)。与化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超过2个月,使客观缓解率(ORR)提高3倍。此外,卡瑞利珠单抗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卡瑞利珠单抗组中≥3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仅为化疗组的1/2(19.3%对39.5%)。
基于这一突破性进展,ESCORT研究被THELacncetOncology收录并发表。在年新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卡瑞利珠单抗被列为转移性食管癌二线治疗的I级专家推荐方案,卡瑞利珠单抗正式成为食管癌晚期二线的标准治疗。6月19日,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得食管鳞癌全人群适应症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后记
年6月19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肺癌、食管癌领域的治疗,中国首个获批肺癌及食管癌适应症的恒瑞PD-1抑制剂由此诞生。在此之前,卡瑞利珠单抗已分别于年5月29日获得NMPA批准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于年3月18日获批肝癌适应症,也是国内唯一获批肝癌适应症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此,卡瑞利珠单抗已拥有4大适应症,成为覆盖适应症种类最多的恒瑞PD-1抑制剂,未来更多的国内患者将受益于免疫治疗。
与此同时,卡瑞利珠单抗作为一种临床表现优异的中国原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者在肺癌、肝癌、食管癌等领域,对卡瑞利珠单抗单药、与化疗联合、与抗血管治疗联合进行了诸多探索,研究结果表现出了极具前景的未来发展方向。正如与会专家们在报告中所说,随着后续更多III期临床研究的开展,卡瑞利珠单抗将在免疫治疗时代展现更强大力量!
▼更多精彩回顾▼终于等来,中国肝癌免疫治疗新时代——卡瑞利珠单抗肝癌适应症正式获批“食”力“肺”跃,更强免疫—卡瑞利珠单抗一举拿下双适应症梅开二度,共鉴中国之光!阿帕替尼AHELP研究荣登ASCO口头报告,且听秦叔逵教授权威解读戳“阅读原文”查看会议精彩回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