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背景:
最早报道的一份横纹肌溶解症案例。
年,欧洲发生的一场战争中,5个士兵被瓦砾长久压在战壕中,获救后出现受压部位肿胀、酱油色尿、无尿等症状,不久就都死亡了。
流行病学:
国内尚缺统计数据
美国国内统计RM年发病率约为2/人
在战争或巨大灾难中,挤压综合征致RM发病率骤增
约85%严重创伤者出现RM
总体死亡率约5%
1.由血管炎引起的RM死亡率约32%
2.主要由药物和酒精引起的RM死亡率约3.4%
3.ICU中RM合并AKI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病因:
横纹肌溶解病因多种多样
已有超过多种相关病因
物理性和非物理性
物理性:
挤压与创伤
运动及肌肉过度活动
电击
高热
非物理性:
药物
*物
感染
电解质紊乱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超声特点
好发部位:病变位置多较深,常见于小腿、大腿和臀部,可一块或多块肌肉受累。
病变区横纹肌连续性良好。
肌纹理模糊不清,回声增强,呈云雾状或毛玻璃样。
肌间或肌肉与骨表面间见无回声区,呈类梭形或不规则形。
CDFI:病灶内大多没有血流信号,周边组织可有血流信号。
病灶较小者,在正常肌肉中出现局限性均匀低或无回声区域,周边部回声较强且清楚,周围肌肉纹理正常。
病灶较大者,整个肌腹肿大,肌肉内纹理结构消失,回声强弱不均或普遍增高,肌束膜及纤维间隔周围因渗出和水肿,则显示为网状低回声。
鉴别诊断:本病的超声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超声诊断应结合病史,血、尿检验进行综合判断。应与肌肉内的外伤性血肿及脓肿鉴别,确诊需要穿刺活检。
图像1:来源于超声医学第6版
图像2:糖尿病高渗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年4月第9卷第4期)
图像3: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来自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4月第16卷第4期
图像4:(由丁香园注册用户topliyu提供)男,40岁,CO中*后右上肢肿胀,临床有肾衰表现。行三次血透后症状好转,一月后复查B超,声像图恢复正常。
推荐阅读——
胆囊疾病——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
颅内良性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
胎儿颅脑异常的超声筛查
最全面胎儿颅脑切面多图详解,值得收藏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
儿童胆囊结石:手术前为何“不翼而飞”?
胎盘脐带异常
子宫肌瘤综述
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超声表现
子宫肌瘤超声分类诊断
宫内节育器
对宫内节育器(IUD),你了解多少?
胆道系统胰腺超声检查基础及标准切面
腹部超声检查常用切面
心脏各切面瓣膜的辨认
冠状动脉系列切面汇总
轮状胎盘的超声表现
咽食管憩室的超声诊断
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厚度是如何影响妊娠的?
超声检查子宫内膜需要注意的ABC
胎儿宫内缺氧的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表现
心脏系统文章大汇总,快来看看吧!
腹部系统文章大汇总(肠道、胰腺、阑尾、胆、肾、肝脾、肺)
妇产系统文章大汇总,快来看看吧!
浅表文章大汇总(甲状腺、乳腺、淋巴结、口颌面涎腺、颈部血管、前列腺、阴囊)
课程推荐——版权声明:本文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所转载文章均已标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本平台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小编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