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民健康网专题张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
TUhjnbcbe - 2021/4/18 21:35:00
北京医院雀斑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410/8833873.html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部小结节是我们必须走的一条路

点击查看采访,阅读原文可浏览人民健康网视频详情

Q:您在国际上首创胸腔镜治疗巨大咽食管憩室的手术方法,被称为张氏手术。以您首创张氏手术的经历,可以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胸外科领域进行创新吗?

A:第一,临床研究应该从临床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从解决患者的临床需要来寻找科研切入点。比如我所做的巨大咽食管憩室的腔镜切除手术,这种病人按照以往传统的办法,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为憩室巨大,一部分在颈部,一部分在胸内,根据传统的做法,不管是从颈部还是从胸内开口,都没有办法解决完全切除的问题,而且创伤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不断思考如何能够采用一种新思路,这就说明临床科研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最终达到了微创、安全、有效,这确实是一种国际首创的方法。实践证明,从已经实行手术的病人的长期随访来看,这种术式效果很好。要把临床需求转化为科研内容,而不能自己闭门造车。

我们有很多问题在临床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正是我们从事科研的一个切入点。而遗憾的是有些人错过这种切入点,有很好的机会,但是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

有些人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脱离临床的需求而做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好,术式也好,实际上可能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临床科研一定要从临床需求中寻找切入点。

第二,实际上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解决临床中的问题时,以前没有人做过,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但是同时也是机遇,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去创新,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两点是我们做临床研究的时候,特别是青年医生,应该注意的。我觉得如果这两点我们能够做到,解决临床的实际,而且抓住这种机遇,迎难而上,往往会得出实际、有效、有成果、有水平的科研项目。

Q:目前人工智能辅助肺小结节的影像诊断方面进展如何?您可以与我们谈谈它的应用前景和临床价值吗?

关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部小结节的工作,我们做了超过五年。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辅助医院已经分析了6万多例,医院医院在临床工作中,不管是影像科、肿瘤内科、胸外科的临床科研中都非常需要且使用习惯的一种诊断方法。它解决的问题有:

第一,定位结节。病人到底是否患有小结节是目前存在的很大问题,因为现在参加普查的人数增多,相当一部分人通过CT检查发现肺部患有小结节,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小结节是否有,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小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特别对于亚厘米的非常小的结节,医生也很难做出很准确的判断。这就为患者带来很大压力,以至于要经常、到处的去做CT复查,请教医生,这就造成了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

人工智能辅助小结节的影像诊断,一是可以准确定位。另外它可以相对比较准确地辅助医生诊断小结节的恶性程度,也就是我们说的恶性概率。

根据我们最近刚刚完成的一项临床数据的统计,医院胸外科近两年来的例小结节手术中,术前AI给出了恶性概率的诊断,我们与术后的病理对照,看一看它的诊断准确率。因为AI诊断并非只分良性恶性,非此即彼,它提示的是从0到近乎%的恶性概率。

在这例中肺癌病理诊断占例。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这例的病理诊断的平均恶性概率是86%。在AI诊断小结节恶性概率86%以上的病例中,有94%是恶性的,还有5%是癌前病变,只有1%最后确诊为良性病灶。

A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对小结节的术前良恶性的判断。再把它分组,根据结节的(直径)大小是亚厘米、1~2厘米、还是2~3厘米,最后发现直径越小的部分,AI诊断恶性概率占86%以上的比例反而越大。

另外,将它分为不同密度来评估。现在临床小结节分为纯磨玻璃状的、亚实性的和实性的。亚实性又分为实性成分大于50%和小于50%的小结节。

根据结果分析,越是纯磨玻璃状的,实性成分小于50%的小结节,AI判断它的恶性概率反而越高。恶性肿瘤很小,又是纯磨玻璃状和亚实性是我们临床诊断的一个难点。正是在这个难点上,AI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所以AI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提高临床对于肺部小结节早诊准确率的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

另外关于定位的问题,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它处于哪一肺段,周围的血管气管关系如何,也是我们采取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手术时需要明确的。

我们现在也把三维成像技术融入临床中,比如需要对某个小结节实施手术,它的恶性概率比较高,我们可以随时调出它的三维成像,看到它所在的肺段位置,周围血管的关系。

现在某些公司是专门做这些工作的,费用很高,还需要很长时间。而我们现在把它直接注入到AI系统中,随时都可以调动,既没有费用又没有时间的差别。这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也很方便,现在亚肺切除手术的比例越来越高,AI对于外科医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从我们做的这五年多的工作来看,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部小结节在临床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我们必须走的一条路。AI对提高肺癌的早诊早治,防止过度诊断、过度治疗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因此国家现在也将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各国都在人工智能上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医疗领域。

对于胸外科来说,AI在面向小结节这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仅仅把它用在影像的诊断上。我们把它叫做人工智能辅助肺癌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部小结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病理诊断,以及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决策。也就是说,诊断出患有肺癌后,是应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它都可以通过自动抓取患者的数据。

因为这医院的网管中,随时抓取患者的数据后,它就自动提示医生这个病人还应该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如果确诊后应该采取的治疗方法。

AI最主要的一个依据是指南,它可以对比指南,第二个就是文献,它可以向医生提示最新文献。另一个是临床数据。除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诊疗决策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人工智能将临床数据自动收集之后结构化。我们临床医生基本上把精力集中在做好临床工作,而整个数据的收集、整理、随访都可以由人工智能辅助完成。

这样既完成了临床工作,又为我们科研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和平台。所以,人工智能在我们临床中是大有可为的,而今后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张逊教授

医院胸外科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

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天津市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食管专业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微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胸外科临床路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主编

JournalofThoracicandCardiovascularSurgery(中文版)副主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健康网专题张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