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咽反流,食管反流,都是反流,两者有何区别
TUhjnbcbe - 2021/7/5 9:37:00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77291.html

作者:王伯*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咽喉反流、食管反流都是反流,但两者不是同一种疾病,识别两者不同点有助于更好诊断和治疗。那么,两者有何不同之处?

咽喉反流就是咽喉反流性疾病。食管反流是指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症。

咽喉反流、食管反流是两种疾病,病变根源在食管上下两端。食管是一条长长的管道,上端以食管上括约肌连接咽部,下端以食管下括约肌连接胃部。咽喉反流性疾病就是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与许多耳鼻咽喉疾病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是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损伤和相应症状。

两者都是反流,但不是同一种疾病,有相似之处,但有更多不同地方,本文就谈谈两者的区别。

一、损伤部位不同

咽喉反流损伤部位在咽喉及以上部位,杓状软骨部红斑、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后连合肥大、杓部水肿等等。

食管反流损伤部位主要在食管,食管充血水肿、糜烂、溃疡、Barrett食管。当然也有一种胃食管反流病没有食管肉眼可见的损伤,叫做“胃食管反流症”。

二、症状不同

咽喉反流主要症状是:咽喉异物感、持续清嗓、声嘶、咽喉疼痛、间歇性发声困难、咽喉部黏液过多、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喉痉挛、哮喘、口臭等等。

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胸痛,当然也可以有食管外症状如咽痛、咳嗽、哮喘等。

咽喉反流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反酸、烧心、胸痛症状,只有当合并胃食管反流时才会出现。

咽喉反流常发生于白天直立位,尤其强体力活动时;而食管反流常发生于饱食后、夜间仰卧位。

三、发病原因不同

咽喉反流是食管上括约肌松弛,而胃食管反流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

四、反流物不同

两者反流物都是胃内液体和气体,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还有胆汁酸、胰酶。反流物pH4以下时会损伤食管;咽喉部比较薄弱,抗酸能力较差,反流物pH值5~6就可损伤咽喉部。

正常情况下就有“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存在,反流物是在pH4以上,不会损伤食管,一般也不会引起食管不适,食管上括约肌功能正常者也不会发生咽反流。

当内脏敏感性增高时,正常的“生理性胃食管反流”虽然不会损伤食管,但仍可引起食管不适,这是胃食管反流症,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当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时,即使是正常的“生理性胃食管反流”也会反流到咽喉以上,损伤咽喉部,导致咽喉反流性疾病。

只有当反流物pH值小于4的“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才会损伤食管,这是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另一种。

因此,胃食管反流病是病理性反流(内脏敏感性增高除外),而咽喉反流性疾病大多是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所致。

食管反流以液体反流为主,咽喉反流以气体反流为主。

五、治疗不同

咽喉反流、食管反流的病根是食管上、下括约肌松弛,但目前还没有紧束食管括约肌的药物,目前的治疗原则是:减少反流物刺激,减少反流,保护受损部位。

反流物主要是胃酸,减少反流物刺激主要是抑止胃酸,抑酸主要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食管反流是病理性反流,控制反流物pH4以上即可,大多数情况下质子泵抑制剂常规剂量进行治疗就能达到。

而咽反流是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所致,反流物pH5~6之间就会损伤咽喉,治疗咽反流必须使反流物的pH值达到6以上,因此,咽反流需要更强大抑酸治疗,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才行。

治疗咽反流需要更强大抑酸,治疗上有困难,加强抗反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使用胃动力药物(莫沙比利、伊托比利、西尼比利)促进食管、胃蠕动,减少反流次数,对治疗咽反流更是十分必要。

总之,咽喉反流、食管反流虽然都是反流,但两者不是同一种疾病,各有特点,识别两者不同点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咽反流,食管反流,都是反流,两者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