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及以上的部位如食管、咽、气管、肺、耳鼻喉等而引起的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主要为:
消化道症状:反酸、反食、嗳气、胸骨后烧灼感、或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胸痛等;
消化道外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憋气、心慌、咽喉部异物感、咽痒、咽喉部发紧、声音沙哑、清嗓、鼻塞、流涕、喷嚏、耳鸣、耳痒、眼干涩等。
主要有三种类型: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与穿着有关系吗?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发生与平时衣着不当有密切关系。无论在发病期还是缓解期,医生都会叮嘱患者平时应注意衣着的合理。建议平时穿着应以宽松、舒适为宜,衣裤不要太紧身,避免腰带、皮带扣得太过紧。平时活动也应尽可能减少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过度弯腰、负重、屏气等。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减少反流的机会。
吸烟、饮酒会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吗?
吸烟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诱发并加重反流的症状。研究显示,在20多分钟内吸2支烟可使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降低50%,这种下降在吸烟开始2-3分钟即发生,而且吸完后其压力仍在低水平。吸烟还能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使胃食管黏膜炎症难以恢复,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肌张力下降,尤其是烈性酒可使食管蠕动收缩波的频率下降,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因此我们建议,为了您的健康请戒烟、戒酒。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发生与体位有关系吗?
很多胃食管反流病人有这样的体会,白天工作、学习、生活时症状不明显,晚上睡觉时就容易出现烧心感,特别是有些老年人午饭后常要午睡,刚吃罢午饭就平卧,很容易使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腔内,午睡醒来后就可出现症状。原因主要是由于症状的发生与睡姿有关。胃食管反流经常在平卧时复发,平卧时反流是水平运动,比端坐位或直立位自下而上的垂直运动要容易得多,同时,当处于睡眠状态时,胃上下口的两道门—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抑制胃食管反流的作用减弱。因此平卧睡觉时反流症状反而更严重。因此医生常会建议,午饭后需要午睡的人宜在躺椅上采取半卧位休息,晚上睡觉前2-3小时不要进食,正是为了减少食物反流的机会。
睡觉时应该保持怎样的正确睡姿?
我们已经知道,体位与反流的发生是有关系的。因此休息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是预防反流的关键。
喜欢平卧的病人不妨将上半身床头垫高15-20厘米(即床板从臀部开始向颈部上升或抬高头侧床腿,保持15°为好),这样对减轻平卧反流、避免胃酸涌入喉咙或口中是个有效的好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在睡前加服一粒吗叮啉以促进胃动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注意不是垫高枕头,仅仅将枕头抬高是起不到作用的,因为如此容易导致食道的折压,这样反而更为不利。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更易造成夜间平卧休息时症状加重。
平时哪些药物对胃食管反流病有不利的影响?
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应在医生正确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而且应注意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异常,使反流症状加剧,因此我们应了解这些不易同时使用的药物名称,如某些抗胆碱能药物和肾上腺素拟似药、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多巴胺激动剂、钙离子拮抗剂、安定、吗啡等药物。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有关系吗?
肥胖病人应该加强体重控制,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异常,易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时尤甚,使病情及症状加重。至于减肥方法,要以节食(特别是限制高脂肪、高糖饮食)、体育锻炼和腹部按摩为主,饮食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油脂和维持理想的体重。切忌滥用减肥的泻药,否则会加重病情。罗马LaSapienzai大学的Corazziari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通过研究发现,在女性群体中,胃食管反流病和肥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Corazziari博士认为雌激素可能是造成在肥胖女性中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胃食管反流病和人的精神、情绪有关系吗?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精神因素对症状的发生影响很大。在诸多诱发因素中,不良情绪居发病诱因的前列。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都会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下丘脑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从而发生胃酸反流,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
情志失和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古人对其最有认识,从“百病皆主于郁”等古语中可见一斑,忧思恼怒,郁怒伤肝,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而发本病。因此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一些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刺激,使肝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
《庄子刻意》中云:“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可用养鸟、种花以及琴棋书画等调节情志,排除忧思恼怒,达到愉快自得的目的。
另外,还要逐步适应地参加体育活动,既可流通气血,增强体质,又能陶冶情操,使人怡情放怀,气机流畅。
古人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欠。动摇则欲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但锻炼不可过量,应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获益。
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因素大多与我们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所以预防胃食管反流病也是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如果已经出现不适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