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四方出击,阻断Barrett食管的癌变之
TUhjnbcbe - 2021/12/18 14:45:0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最大程度的阻断Barret食管的癌变之路。Barret食管(BE)是指正常食管远端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BE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5%,对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BE的患病率高达10%-15%。BE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食管腺癌(EAC)的癌前病变,BE进展为EAC的年平均风险为0.1%-0.6%,但对于高级别异型增生患者,此癌变风险可高达7%-10%。因此,阻断BE的癌变之路就变得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从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做简要探讨。

01

掌握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的共识,BE是指在内镜下可见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交界线相对胃食管连接处上移≥1cm,且病理证实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各国指南中对BE的诊断标准也略有差异(表1)。表1.各指南中BE的诊断标准AGA:美国胃肠病协会;AGSE:美国胃肠内镜学会;BSG:英国胃肠病学会;ACG:美国胃肠病学会;ESGE: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

02

警惕高危因素

BE本身并不产生症状,症状的出现多是由于食管炎、溃疡、狭窄等导致,往往多数患者会因为反流性食管炎或者慢性胃炎症状行胃镜检查时被发现患BE。不过由于患病率低,指南中并不建议对普通人群进行大范围筛查,而是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有选择性的胃镜检查。

普通人群罹患BE的高危因素包括:

男性

年龄≥50岁

白色人种

腹型肥胖

吸烟

BE或食管腺癌家族史

BE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包括:

男性

年龄>50岁

BE病变长度进行性增加

向心型肥胖

重度吸烟史

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未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03

积极治疗BE

BE的治疗原则是控制GERD、消除症状,并预防和治疗其他并发症。目前,BE的主要干预方法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内镜下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s)。PPI已被多个国际指南推荐用于伴有GERD症状的BE患者,推荐服用标准剂量PPI(1次/天),对于症状仍不能完全消除的患者,可增加至2次/天。P-CABs较传统PPI具有起效更快,抑酸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缺乏长期应用的相关临床数据。▌内镜治疗射频消融术(RFA),应用电极释放出高频能量损毁食管表层组织,除病灶病变外,还能消融环周型病变。环状消融主要应用于长节段、大面积、环周型BE;局灶消融主要应用于短节段、局限性、术后残余BE。BE是处理低级别和高级别异型增生的常用手段,具有高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MR是目前治疗BE伴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腺癌的一线治疗方式,适用于切除病变直径<2cm、结节型异型增生和浅表EAC(T1a)。其治疗优势为高效、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ESD适用于切除整体直径≥2cm的病变、边缘病变型病变,广泛异型增生和黏膜内癌。与EMR相比更为耗时,且并发症相对较多。冷冻疗法:利用液态CO2或液氮诱导病变组织损伤,随后组织可愈合形成新生正常鳞状上皮。目前一般作为EMR和RFA的补救性治疗方式在临床使用。其优势为高效、安全、患者耐受性好。另外,光动力和氩离子凝固术也会用于BE的处理。

04

科学随访监测

BE的监测旨在于及时的监测出癌前病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癌症引起的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期。根据我国的共识()中,建议采用高分辨率内镜进行BE的监测,根据BE情况进行不同频率的监测:

对于BE长度<3cm且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者,经重复4个象限内镜下黏膜活检证实无肠上皮化生,则建议退出监测;

对于BE长度<3cm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建议每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对于BE长度≥3cm者,建议每2-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在国外的指南中,多数是依据病理结果来区分随访监测的具体策略,如表2所示。表2.BE的随访策略总结:BE癌变风险较高,因此我们应该牢记BE诊断标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对BE做出诊断,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随访监测,同时警惕发生BE以及BE癌变的高危因素,对相应人群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和内镜检查,长此以往,才能最大程度的阻断BE的癌变之路,使患者最终受益。参考文献:[1]李鹏,王拥*,陈光勇,等.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万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7(9):-.[2]CLERMONTM,FALKGW.Clinicalguidelinesupdateon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Barrett’sesophagus[J].DigDisSci,,63(8):-.ShaheenNJ,FalkGW,IyerPG,GersonLB;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ACGclinicalguidelin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Barrett’sesophagus.AmJGastroenterol;(1):30–50.[3]ASGETechnologyCommittee;ThosaniN,AbuDayyehBK,SharmaP,etal.ASGETechnologyCommittee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assessingtheASGEpreservationandincorporationofvaluableendoscopicinnovationsthresholdsforadoptingreal-timeimaging-assistedendoscopictargetedbiopsyduringendoscopicsurveillanceofBarrett’sesophagus.GastrointestEndosc;83(4):–.e7.[4]SpechlerSJ,SharmaP,SouzaRF,InadomiJM,ShaheenNJ;AmericanGastroenterologicalAssociation.AmericanGastroenterologicalAssociationtechnicalreviewonthemanagementofBarrett’sesophagus.Gastroenterology;(3):e18–e52.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本文作者:郑亮本文审核:杨卫医院副主任医师责任编辑:XU版权申明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End-更多胃食管反流的精彩内容,后续会先发在医生站app,欢迎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方出击,阻断Barrett食管的癌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