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巧建ldquo隧道rdquo切除
TUhjnbcbe - 2022/9/2 21:49:00

7月25日,医院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成功实施食管粘膜下肿瘤内镜下微创切除术,即采用STER(内镜下隧道技术)术式。目前,医院开展该技术。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是利用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建立一条位于黏膜肌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通道,通过该通道进行黏膜层侧、固有肌层侧及穿过固有肌层到消化管腔外的诊疗技术。主要用于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切除,或者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

食管平滑肌瘤“使绊”六旬老人吞咽不畅居住在青岛的64岁刘大爷近1年前总感到咽喉部吞咽不畅,有异物感,为此,医院就诊,可始终没揪出使绊的元凶。到头来,刘大爷吃了一大堆耳鼻喉科药物,咽喉异物感却没有半点好转。最后,经多方打听,刘大爷来到我院胸外科就诊。胸外科主任张志学接诊后,建议他做个胃镜检查。镜检结果显示,刘大爷食管入口处距门齿20cm有一个核桃般大小的肿物,约3*3cm,位于食管粘膜下。综合超声内镜及胸部强化CT检查结果,让刘大爷吞咽不畅的元凶终于被揪出——食管平滑肌瘤。历经艰辛查出病因,刘大爷心情明朗了许多,但一日不切除瘤体,他悬着心就不能完全放下来。由于肿瘤较大,位置比较特殊,外科手术可能面临颈部开刀,这让刘大爷的家属备感不安。这时候,张志学主任告诉他们,我院消化内科贺延新副主任目前开展食管平滑肌瘤经胃镜切除术,如果能采用内镜下微创切除,刘大爷及其家属的顾虑就可以打消了。内镜下微创切除瘤体刘大爷吞咽恢复通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刘大爷及其家属找到了消化内科贺延新副主任。看过刘大爷的病历,贺主任发现刘大爷的病情很棘手。尽管消化内镜可以切除粘膜下肿瘤,而且创面小、病人痛苦少,医院目前开展的内镜微创切除食道部位的肿瘤针对的多是1-2cm的小肿瘤,像刘大爷这样如此大的肿瘤,且位于食管入口处,胃镜下操作空间狭小,内镜下切除穿孔风险和出血几率极高;另外,肿瘤位于食管固有肌层,只有将食管黏膜及肌肉层完全打开及切除,才能将肿瘤完整切除,这些困难意味着选择消化内镜微创切除术,对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医疗技术都是巨大的考验。在反复认真揣摩并拟定手术方式及评估风险以后,贺延新主任决定为刘大爷实施手术。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术前贺延新主任联系了胸外科医师和麻醉科医生跟台待命。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于7月25日下午如期进行。术中贺主任于内镜下用特制的食管针刀切开粘膜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纵行切口,然后把内镜钻入食管黏膜下层建立短隧道,在仅仅不到3mm厚度的食管上,将肿瘤完整切除,切除后缝合创面,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手术后的刘大爷恢复良好,他终于告别了伴随一年多的吞咽不畅,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术后1周便康复出院了。

专家简历

贺延新,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早诊早治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山东省消化介入分会胃肠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肿瘤学组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消化内镜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委员,青岛市卫计委优秀医学人才,青岛市优秀青年医生,曾到上海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消化道疾病及胆道疾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主编著作一部,发明专利9项。

来源:消化内科

撰稿:王萍萍

排版:范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巧建ldquo隧道rdquo切除